雀纹天蛾防治

2011/1/20 19:43:46

雀纹天蛾(Teretrajaponica),属鳞翅目天蛾科。别名日斜天蛾、小天蛾、葡萄斜条天蛾、爬山虎天蛾。
分布与为害:分布于东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长江流域、台湾等地。幼虫为害葡萄、蛇葡萄、常春藤、白粉藤、虎耳草、麻叶绣球、大绣球、爬山虎、绣球花等植物的叶。
为害状:低龄幼虫食成缺刻与孔洞,稍大常将叶片吃光,残留叶柄和粗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7-38毫米,翅展59-80毫米,体绿褐色,体背略成棕褐色。头、胸部两侧及背部中央有灰白色绒毛,背线两侧有橙黄色纵线;腹部两侧橙黄色,背中线及两侧有数条不甚明显的灰褐至暗褐色平行的纵线。触角短栉状,淡灰褐色;复眼赤褐色。前翅黄褐色或灰褐色微带绿,后缘中部白色;中室上有1个小黑点;翅顶至后缘有6-7条暗褐色斜线,上面1条最显著,第2与第4条线之间色较淡;外缘有微紫色的带。后翅黑褐色,臀角附近有橙黄色的三角形斑;外缘灰褐色,有不明显的黑色横线;缘毛暗黄色。
卵:短椭圆形约1.1毫米,淡绿色。
幼虫:体长70毫米,有褐色与绿色两种色型。褐色型:全体褐色,背线淡褐色,第2腹节以后不明显;亚背线色浓,后部色较深,于尾角两侧相合;后胸亚背线上有1黄色小点;第1、2腹节亚背线上各有1较大的眼状纹,中心部为赤褐色圆点,外转黄色,外廊黑褐色,第1腹节者较大;第3腹节亚背线上有1稍大的黄色斑纹,其外廊略呈紫褐色;第1-7腹节两侧各有1条暗色向后方伸的斜带;尾角细长而弯曲,赤褐色,上面微带黑色。胸足赤褐色。绿色型:全体绿色,背线明显,亚背线白色,其上方浓绿色,其他斑纹同褐色型。初龄幼虫全体绿色,头部长三角形,尾角长大,褐色。
蛹:长36-38毫米,茶褐色,被细刻点。第1、2腹节背面和第4腹节以下的节间黑褐色;臀刺较尖黑褐色。气门黑褐色。
生活史及习性:1年1代,以蛹于土中越冬。次年6-7月羽化,成虫昼伏夜出,黄昏开始活动,喜食花蜜,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叶背。幼虫孵化后取食叶肉成孔洞,稍大食成缺刻,随幼虫生长而常将叶片吃光、残留叶柄;白天静栖枝或叶柄上,夜晚活动取食。幼虫为害期为7-8个月。老熟后潜入表土层化蛹,以5-10厘米深土层内为多。
防治方法:
1.挖除越冬蛹。结合冬季埋土和春季出土挖除越冬蛹。
2.捕捉幼虫。结合夏季修剪等管理工作,寻找被害状和地面虫粪捕捉幼虫。
3、诱杀成虫。利用成虫具有趋光的特性,在成虫盛发期悬挂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捕成蛾。
4.结合防治其他病虫时,混用敌百虫、敌敌畏、40%乐斯本乳油l5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施。
5.幼虫易患病毒病,在田间取回自然死亡的幼虫,制成200倍液喷布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