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疫病防治

2011/1/20 19:46:31


  芋疫病是芋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种病害,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东南部各省,高温多雨潮湿的季节,适于此病的流行,常引起大量叶片枯干,以至植株枯死,使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损失。 


  症 状 
  芋疫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图1),也为害芋头。染病叶片开始出现污褐色湿润状的圆形小斑,渐渐扩大变为黄褐色,具颜色浓淡相间的同心环,病斑周围有暗绿色或黄色的湿润状环带,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稀疏的灰白色霉层,并有淡黄色小液滴溢出。许多病斑相连时会使病叶变黑加速腐烂,以至最后仅剩下叶脉。叶柄染病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四周组织褪绿,若病斑环绕叶柄,可造成病部折断,叶片萎蔫。芋头染病时,部分组织变褐腐烂,严重时扩及整个芋头腐烂。 
  病 原 
  芋疫病的病原是芋疫霉菌(PhytophthoracolocasiaeRacib.),属于鞭毛菌的一种真菌。病菌从病斑部位的气孔或孔口伸出孢子囊梗,一或数根成丛,孢囊梗短而直,顶端着生孢子囊,孢子囊椭圆或长椭圆形,大小为48~55×19~22微米,顶部有一乳头状突起。在有水滴、高湿度及稍凉的温度下,孢子囊萌发,从乳头状突起处逸出约4~20个有双鞭毛的游动孢子(图2)。 
  发生规律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厚壁孢子在病残体或种用芋头上越冬,成为下一季的初侵染菌源。播种带菌芋头,在条件适宜时便可引起植株发病,并长出大量新的孢子囊,通过气流或风雨溅散传播,频频进行再侵染。 
  多雨、露大、雾重、空气潮湿、温度偏高(24~28℃)的天气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我省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开始零星发病,6~8月为病害盛发期。凡地势低洼、杂草丛生、田间郁蔽不通风,或施氮肥过多的,发病均较重。不同品种抗性有差异,红芽芋和白芽芋品种较感病,香芋品种较抗病。 
  防治方法 
  防治芋疫病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 
  1.以加强栽培控病措施为基础:首先要从无病或轻病田选留无病种芋。还要搞好田间清洁,彻底清除病残体,减少初侵染菌源。避免芋田连作,与水稻轮作效果较好。结合整地施足优质有机底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勿单独过量施氮肥。 
  2.因地制宜选种抗病品种。 
  3.适时施药:我省可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病害盛发期前喷药。药剂可选用:(1)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2)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30%氧氯化铜悬浮剂500倍液。(4)90%乙膦铝可溶性粉剂500倍液等。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相关信息
  • 芋疫病防治 2011-1-20
  • 白鹤芋疫病防治 2011-1-20
  • 如何防治金鱼草疫病 2014-3-07
  • 如何防治郁金香疫病 2014-3-07
  • 散尾葵疫病的防治 2013-9-24
  • 大花蕙兰疫病的防治 2012-4-30
  • 百子莲疫病防治方法 2011-7-10
  • 非洲紫罗兰疫病防治 2011-7-05
  • 冬珊瑚疫病防治 2011-2-22
  • 芍药疫病的防治 2011-1-21
  • 扶郎花疫病防治 2011-1-21
  • 石斛兰疫病防治 2011-1-21
  • 福禄考疫病防治 2011-1-21
  • 长春花疫病防治 2011-1-21
  • 满天星疫病防治 2011-1-21
  • 大花蕙兰疫病防治 2011-1-20
  • 一串红疫病防治 2011-1-20
  • 蝴蝶兰疫病防治 2011-1-20
  • 发财树疫病防治 2011-1-20
  • 石竹疫病防治 20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