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花叶斑病防治

2011/1/21 16:14:53

鸡冠花CelosiacristataL.别名鸡公花、鸡冠头,属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以花序和种子(称青葙子)入药,茎、叶也可入药,具凉血止血、止带、止痢之功效,分布在全国各省区。叶斑病是鸡冠花上的常见病害,各栽培区广泛发生,危害严重。
症状
叶面生黑褐色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略隆起,中间灰褐色似轮纹状,具灰黑色霉状物,初时小圆点中心白色,外圈褐色,大小1mm,后融合成5-18×5-8(mm)大斑。
病原
Alternariace10siaeTassi称鸡冠花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棍棒形至洋梨形,褐色,有纵横隔膜,柄和喙部色浅较长,大小17.5-75×6.3-l0.5(μm)。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夏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东北、华北6月发生,7-8月进入发病盛期,9月病情停滞下来。高温、高温天气多,降雨频繁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气;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适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秋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及时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