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长管蚜防治

2011/1/21 16:16:10

月季长管蚜学名MacrosiphumrosivorumZhang.,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危害月季、蔷薇、十姊妹等蔷薇科属园林植物。分布在华东、华中、东北地区。危害严重。
  为害特点以成若蚜群集于新梢、嫩叶和花蕾上危害,剌吸植株的汁液,严重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和开花。并有排泄物粘附叶片,降低其观赏价值。严重时诱发煤污病,造成植株死亡。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型较大,长4.2毫米。体长卵形,淡绿色,缘瘤圆形,位于前胸及第2至5腹节,头部黄色至浅绿色,胸、腹部草绿色,有时橙红色。背面及腹部腹面有明显瓦纹,头部额瘤隆起,并明显地向外突出呈“W”形。触角6节,丝状,色淡,全长3.9毫米,第3节有次生感觉圈6-12个。腹管黑色,长圆筒形,端部有网纹,其余为瓦纹,全长1.3毫米,约为尾片的2.5倍。尾片圆锥形,淡色,表面有小圆突起构成的横纹,具曲毛7-9根。
  有翅孤雌蚜体长3.5毫米,草绿色,中胸土黄色,腹部各节有中斑、侧斑、缘斑,第8节有大而宽的横带斑。触角长2.8毫米,第3节有40-45个圆形感觉圈,排列重叠。翅脉正常。腹管长0.76毫米,有毛14-16根。
  若蚜较成蚜小,初孵若芽体长约1毫米,色淡,初为白绿色,渐变为淡黄绿色,腹眼红色。
  发生规律该蚜虫年发生多代,在华北地区月季长管蚜每年发生10至20代,以成蚜和若蚜在花茎干残茬间越冬。东北地区以卵在月季等芽眼间越冬,春季月季萌发后,越冬成蚜在新梢嫩叶上繁殖,从3-4月开始危害嫩梢,花蕾及叶反面有时可盖满一层。5月中旬是第一次繁殖高峰,7-8月高温和连续阴雨天气,虫口密度下降。9-10月虫口回升。平均气温约20℃,气候干燥,相对湿度70%至80%时繁殖速度最快,危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
  (1)月季休眠期,即10月下旬-11月上旬剪除有蚜枝,再喷1次3度波美石硫合剂。
  (2)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主要有异色瓢虫、草蛉、食蚜蝇等。
  (3)发生严重时可使用1.2%苦·烟乳油800至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喷洒50%辛硫磷10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2500倍液。根施3%呋喃丹颗粒剂,可有效防治蚜虫和其他害虫。
  常用药剂波美石硫合剂、苦·烟乳油、辛硫磷、杀螟松、杀灭菊酯、呋喃丹颗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