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观音花叶病防治

2011/1/21 16:16:36

滴水观音花叶病为滴水观音常见病害之一。
症状:
初沿滴水观音叶脉出现褪绿黄点,后扩为花叶状,严重时新叶畸形,植株矮化。
病原:滴水观音花叶病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病毒粒体为球形,直径35纳米,致死温度60-70℃。传毒昆虫是蚜虫,人工操作及汁液接触也可传播。黄瓜种子一般不带毒。
传播途径
(1)黄瓜花叶病毒寄主范围广泛,许多根性杂草是花叶病毒越冬的重要寄主,如北方的反枝苋、荠菜、刺儿菜和苣买菜等,而这些杂草中有的又同时是蚜虫的越冬寄主;十字花科蔬菜及菠菜、荠菜等也是花天酒地叶病毒的越冬寄主。
(2)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随着瓜蚜、桃蚜等的迁飞,把病毒从寄主植物传到海芋上。此外,汁液接触和农事操作也是传毒的重要途径。
传染途径 主要由蚜虫传毒。多种杂草、蔬菜、花卉均可带毒。
防治方法
1、 育苗房应在出入口等处采用纱网防止蚜虫迁入传毒。
2、 及时喷洒杀虫剂防治蚜虫,同时铲除可能带毒的周边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