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锈病防治

2011/1/21 16:44:37

芦苇锈病主要为害芦苇叶片。
症状
  夏孢子堆生在叶片的两面,后期生出冬孢子堆,长圆形,散生,黑褐色。严重时叶片褪绿,黄枯。
病因原理
  Pucciniaphragmitis(Schum.)Korn.称芦苇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夏孢子堆生在叶两面,小,长圆形,大小0.5—1mm,散生或群生,暗褐色粉状;夏孢子黄褐色,倒卵圆形,大小29—34×18—21(μm),壁厚具刺。冬孢子堆正面口多于背面,散生或群生,长圆形,大小1—5mm,多汇合成条纹,长达1cm以上,黑褐色。冬孢子长圆形,锈褐色,大小40—65×16—24(μm),两端圆,分隔处稍微缢缩,柄长90—180μm。
发病条件
  南方该菌主要以夏孢子越夏,成为该病初侵染源,一年四季辗转传播蔓延;北方主要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侵入寄主形成锈子腔阶段,产生的锈孢子侵染扁豆并形成疱状夏孢子堆,散出夏孢子进行再侵染,病害得以蔓延扩大,深秋产生冬孢子堆及冬孢子越冬。北方该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尤其是叶面结露及叶面上的水滴是锈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先决条件。夏孢子形成和侵入适温15—24℃,10—30℃均可萌发,其中以16—22℃最适。日均温25℃,相对湿度85%潜育期约10天。扁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气温20℃以上,高湿,昼夜温差大及结露持续时间长易流行,苗期不发病,秋播扁豆及连作地发病重。南方一些地区春植常较秋植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2)春播宜早,必要时可采用育苗移栽避病。(3)清洁田园,加强管理,适当密植。(4)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000一3000倍液、10%抑多威乳油3000倍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500一600倍液、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0%杜邦新星乳油9000倍液,隔15天一次,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相关信息
  • 芦苇锈病防治 2011-1-21
  • 芦苇生产技术 2011-1-19
  • 如何防治菊花锈病 2014-3-07
  • 如何防治芍药锈病 2014-3-07
  • 如何防治结缕草锈病 2014-3-07
  • 如何防治玫瑰锈病? 2014-3-07
  • 金银花的锈病防治 2011-7-07
  • 牛膝白锈病防治 2011-7-07
  • 鲁冰花锈病防治 2011-7-07
  • 金鱼草锈病防治方法 2011-7-07
  • 金娃娃萱草锈病防治 2011-7-05
  • 红豆草锈病防治 2011-7-05
  • 贡菊锈病防治 2011-7-05
  • 羽扇豆锈病防治 2011-7-05
  • 六月雪锈病防治 2011-7-05
  • 垂柳锈病防治 2011-4-15
  • 防治仙人掌类锈病 2011-3-06
  • 竹子锈病防治 2011-2-22
  • 枣树锈病的防治 2011-2-22
  • 薄荷锈病防治 20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