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花的评定准则

2011/1/24 10:51:36

一、 色
兰花的颜色比较单一,并不如菊花那样的变化复杂。一般兰花的颜色以嫩绿第一,老绿为第二,先赤而后转绿的那就更次一等。至于唇瓣上有红紫杂色斑点的,如野生状态的,都比较差。
二、 肩
兰花外三瓣中靠上方的一瓣称为主瓣,靠基部的两瓣叫副瓣。副瓣的形式有四种:一种是向左右伸展,横平如一的叫"一字肩"或"一字架",这是上品;第二种是向上耸起如蝶翅状的叫做"飞肩",更为珍贵;第三种是开足以后逐渐垂下的叫做"渐落肩",品质较差;第四种是开放后即行下垂的,称为"落肩",亦称"八字架",这种形式的品质就更差了。
三、 瓣
兰花的花瓣,通常以荷花瓣为极品,梅花瓣为上品,水仙瓣又次一等。古人曰:"荷瓣真难得,八分长兮四分阔,收根细如君子花,貌比张郎更活泼";民谚有:"千梅万世选,一荷无处求"。兰花的花瓣通常以外面三瓣紧笾、肉厚而质细腻的算是佳种;如是平笾、宽笾,而副瓣狭小且薄而翘角的(如竹柳叶等)算是劣种。
四、 捧
捧心上下分开的兰花,名为"五瓣分窠",如宋梅、翠文等,最为名贵。其次,捧心光洁或向内凹进成风兜状的也较好。其他如捧心上分下合的称为"分头合背",如程梅、潘绿梅等,也算上等。至于上下并连的称为"连肩夹背",如"蛾捧"、"豆荚捧"、"蟹箝捧"等,都算下等。
五、 鼻
鼻要小,而且平整。如果大鼻头,那就无法合缝,俗称"开天窗",就不能算为佳种。
六、 舌
舌就是唇瓣,位于鼻的下面。通常舌的形态要圆短而大,颜色以绿、白色为第一(即一般春兰以"雪舌"为贵;蕙兰以"绿舌"为贵)。此外,"大如意舌"、"剑海舌"、"大圆舌"等都算上品;"小如意舌"、"方版舌"为中品;至于那些偏于一笾的、舌舒不吐的"拖舌",以及其他的"尖舌"、"缺?quot;、"狭舌"、"秤钩舌"等,都算下品。
七、 红点
一般人认为春兰舌上的红点,呈一点,或呈块状,或呈元宝状,及分布形式如品字状的,都是上等;但如红点有难杂斑,而分布又很不规划的,那就比较差。蕙兰舌上大都散布细点,与春兰迥然不同;颜色以深紫为最佳;如有发现匀净鲜红色彩的,那就算是绝品了。
八、 花梗
花梗应以细长的为最好。某些春兰的花梗有长达10余厘米的,当然较有社彩;也有花梗极短,称为"矮脚"的品种,花虽好,看起来总不相称。蕙兰的花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细长的,叫作"灯心草",如"江南新极品",比较名贵,另一种是花梗短而粗糙的叫做"木梗",如程梅,花虽不差,但总降低了它的观赏价值。此外还有花梗的颜色也有好差,例如《广?花谱》载:"紫梗青花为上,青梗青花次之,紫梗紫花又次之。"
九、 蕊尖
指花苞部分刚开放出来的尖端。它的变形很多,一般认为梅瓣有蕊尖如莲子般的,荷瓣的蕊尖如月牙般的,水仙瓣的蕊尖呈球形,白色镶笾的,都比较名贵。同时蕊尖向内合拢的要比向外翻出的好。
十、 壳
壳即是苞叶。它的颜色除绿壳、赤壳、赤绿壳外,还有白壳、灰白壳、银红壳等等。壳通常以绿色为最好,紫赤色也不差。从质地上来说,以细腻和薄而硬的为第一;薄而软的壳称为"烂衣",不足取;如是蕙兰,壳厚而硬且富有鲜明色彩,也是好的。通常荷瓣的壳较短,而水仙瓣和梅瓣的壳较长。
十一、筋
壳上细长透顶的纹叫做"筋"。这种条纹的颜色、长短、分布也是变化很多的。像上述的灰白壳、白壳、银红壳等,都呈现这种条纹, 民间往往将它当作识别品种的标志。通常荷瓣的筋较粗,而梅瓣和水仙瓣的筋较细。
十二、麻
壳上的筋形短而排列很密的状态叫作"麻"。麻根据壳上的颜色分"白订壳"、"红麻壳"、"青麻壳"等。"青麻壳"的壳,又视出土的迟早而有所区别。有的壳短而出土较早的叫作"浅山青麻"。这类品种中,如麻纹较疏,再加苞叶的尖端不相贴合的,俗称"雀嘴空头",最为名贵。壳长而尖,出土较迟的叫作"深山青麻"。这类品种中,凡是壳富有光泽,且呈红青色如花蛇般的,据说都是奇种。
十三、草素
具有丰富艺兰经验的人,在兰花开花前,只要看壳的颜色、筋的特徵(称为看"草素"),便可断知是否素兰。如是白壳绿筋,或是绿壳绿筋,或是在壳上有如掺粉状的,都属荤兰一类。
十四、草虫
兰花的幼小花蕾,往往呈虫?状态,故称为"草虫"。一般认为草虫的形态类似莲子的,是梅瓣的特徵;橄榄形的,是荷瓣的特徵;笔管状的,则属于水仙瓣,但也有属梅瓣的。
十五、排铃
这是指蕙兰的花朵着生在花梗上的形状和排次。古代以一梗九朵称为九铃,算作"正格";七、八铃为"副格";十铃以外或不及七、八铃的就算下品;也有多至二十余铃的,那就算是劣种了。至于开花的次序也有不同,民间认为从下而上开放比从上而下开放的好。
十六、抽箭
兰花从壳中初期时呈飞箭状态,叫作"抽箭"。此时如发现壳尖有兜有棱,或有毛状物的,必然是大瓣的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