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蕨的不同种类

2011/1/25 8:56:22

鹿角蕨为多年生草本。株高40厘米。叶丛生下垂,嫩叶灰绿色,成熟叶深绿色,顶端分又呈凹形深缺刻,叶面密生短杂毛,叶背着生孢子囊群。其栽培品种有荷兰(Netherlands)、圣迭戈(SanDiego)、罗伯特(Robert)和齐森亨尼(Ziesenhenne)等。鹿角蕨全世界自然分布有16种之多,主要野生在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的热带、亚热带雨林中。它们都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主要有:
  美洲鹿角蕨(P.andinum),又叫安第斯鹿角蕨。原产秘鲁、玻利维亚。孢子叶表面密被细毛,呈白色状,叶长达3米,十分壮观。
  安哥拉鹿角蕨(P.angolense),又名非洲鹿角蕨,分布于非洲乌干达、扎伊尔和尼日利亚。孢子叶大,形似象耳,营养叶呈扇形。
  肾形鹿角蕨(P.ellisii),孢子叶直立生长,营养叶肾状。
  马达加斯加鹿角蕨(P.madagascariense),营养叶拱起深褶,有明显脉纹,形如蜂巢。
  三角叶鹿角蕨(P.stemaria),全株灰绿色,孢子叶和营养叶向上生长,营养叶长圆形,顶部呈波浪状。孢子叶有2个部分,一个分叉和楔形,另一个是比较小而窄。
  瓦斯鹿角蕨(P.vassei),营养叶棕色,呈鸟巢状,孢子囊在叶背以V字状排列。
  大鹿角蕨(P.grande),营养叶巨大,淡绿色孢子叶下垂,长达1.5米,20年生母株才能产生孢子。
  硬叶鹿角蕨(P.hillii),孢子叶深绿色,质地坚硬,直立生长呈扇形。
  银叶鹿角蕨(P.veitchii),孢子叶被有白色细毛,直立生长。
  冠状鹿角蕨(P.coronarium),全株淡绿色,盾状营养叶长宽各50厘米,孢子叶下垂,长达4米。
  沃尔切鹿角蕨(P.wallichii),黄绿色孢子叶宽阔、厚质,姿态优美,为稀有的小型种。
  女皇鹿角蕨(P.wilhelminae-reginae),营养叶冠状,向上生长,高1.5米,孢子叶下垂,长2米,属大型种。
  重裂鹿角蕨(P.willinckii),深绿色营养叶和被满银色短柔毛的孢子叶,向下生长,长70厘米,深裂呈带状。种类繁多的鹿角蕨,为装点室内绿色空间,提供了丰富的种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