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煤污病防治
2011/1/20 15:41:02
大叶黄杨煤污病又称煤烟病,它抑制大叶黄杨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观赏价值,甚至引起死亡。
症状:
大叶黄杨煤污病主要危害大叶黄杨的叶片,也能危害嫩枝。发病初期是在叶面、枝梢上形成黑色小霉斑,后扩大连片,使整个叶面、嫩梢上布满黑霉层。由于煤污病菌种类很多,同一植物上可染上多种病菌,其症状上也略有差异。呈黑色霉层或黑色煤粉层是该病的重要特征。
病原:
病原为真菌中的一些煤污菌。如小煤炱菌Meliolacamelliae(Catt.),煤炱菌Capnodiumsp.及枝孢霉菌Cladosporiumsp.等。
发病规律:
大叶黄杨煤污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在病部及病落叶上越冬,翌年孢子由风雨、昆虫等传播。寄生到蚜虫、介壳虫等昆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上或植物自身分泌物上或寄生在寄主上发育。高温多湿、通风不良、蚜虫、介壳虫等分泌蜜露害虫发生多,均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①大叶黄杨种植不要过密,适当修剪,温室要通风透光良好,以降低湿度,切忌环境湿闷。
②大叶黄杨休眠期喷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源。
③该病发生与分泌蜜露的昆虫关系密切,喷药防治蚜虫、介壳虫等是减少发病的主要措施。适期喷用2.5%敌杀死2500~3000倍液,6%吡虫啉3000~4000倍液。防治介壳虫还可用40%速扑杀乳油1500~2000倍液等。
④对于寄生菌引起的煤污病,可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