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褐斑病防治

2011/1/21 16:42:09

夹竹桃 学名 Nerium indicum Mill.属夹竹桃科木本植物。以叶、花入药;有毒。具强心利尿、祛痰杀虫之功效。全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尖或叶缘出现紫红色小点,扩展后形成圆形、半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病斑。病斑上具轮纹。后期中央退为白色,边缘红褐色较宽。湿度大时病斑两面均可长出灰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Cercospora neriella Sacc.称欧夹竹桃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深褐色,大小25一125μm。分生孢子梗色浅,粗细不匀,聚集成束状,具隔膜0一3个,不分枝,顶端生有小型孢子痕,大小5—35×3—5(μm)。分生孢子圆筒形,具1—5个隔膜,大小15—50×3—5(μm)。此外,C.nerii-indici Yaman称夹竹桃尾孢,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或随落叶留在土表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夹竹桃上,萌发的孢子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引起发病。3—7月发生,苗木生长过密或细弱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苗木管理,不宜栽植过密,清除病叶集中烧毁。(2)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


相关信息
  • 夹竹桃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桉树褐斑病防治 2011-7-05
  • 白蜡褐斑病防治 2011-3-23
  • 紫薇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三角梅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法国冬青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海桐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石楠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杜鹃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金桂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红枫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棕竹褐斑病防治 2011-1-20
  • 何首乌褐斑病防治 2011-1-20
  • 杜仲褐斑病防治 2011-1-20
  • 樱花褐斑病防治 2010-12-26
  • 广玉兰褐斑病防治 2010-12-26
  • 桂花褐斑病防治 2008-4-23
  • 木荷褐斑病病防治 2010-8-25
  • 杨树褐斑病防治技术 2012-1-16
  • 龙胆草褐斑病防治 20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