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杨树 >> 详情显示

杨树二尾舟蛾

2011/1/21 17:54:36

杨二尾舟蛾学名:Cerura menciana Moore 别名:双尾天社蛾。分布:河南全省。寄主及危害:危害杨、柳叶片,能爆发成灾,由于幼虫结茧时啃咬枝干木质部,易引起风折。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8~30mm,翅展75~80mm。头和胸部灰白而微带紫褐色,胸背有黑点2列,翅基片有2个黑点。腹背黑色,1~6节中央有灰白纵带,其两侧每节各有1黑点,末端2节灰白色,两侧为黑色,中央有黑纵纹4条。前翅灰白微带紫褐色,翅脉黑褐色、斑纹黑色,翅基部有3个黑点,翅面有约10条波状黑纵线,中室以外数条纵线,在靠近各条纵脉处,成明显的尖峰状向外突出。后翅灰白微带紫色,翅脉黑褐色,横脉纹黑色。卵:圆馒头状,赤褐色,中央有1黑点。幼虫:老熟幼虫体长50mm。头褐色,两颊具黑斑;体叶绿色。胸部背面明显呈三角形向上形成峰突,斑纹为紫红色,向后呈纺锤宽带伸向腹背末端,并有白边;臀足特化成向后延伸的尾角,且有翻缩腺自由伸出及缩进,容易与其它虫种区别。蛹:被于椭圆形、灰黑色、极坚实、紧贴枝、干的茧中。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3代,以蛹在茧内越冬。越冬代成虫3月下旬开始羽化产卵,5月第一代幼虫出现;6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羽化,7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二代成虫出现,第三代幼虫危害到9月老熟结茧化蛹越冬。幼虫约较成虫晚半月左右出现,因此至结茧化蛹前,幼虫几乎不断出现。成虫于16:00左右开始羽化,以18:OO为最多。当晚交尾,以2:00~3:OO最多,交尾后当晚产卵,着卵于叶面,多单产或为2粒。成虫有趋光性。卵孵化率一般为95%左右,幼虫5龄,4龄后食量增加,5龄食叶量约占80%,幼虫历期约1月,幼虫受惊后常从臀角伸出红色翻缩腺摇晃,而后慢慢收回。老熟幼虫于枝干分叉或树干啃咬树皮、木质碎屑,吐丝粘连在被啃凹陷处结茧。茧色与树皮色泽相近,质地坚硬。防治措施 1、幼虫发生期喷洒90%敌百虫晶体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5000-8000倍液防治杨二尾舟蛾有显著的效果。 2、捣毁越冬茧,降低越冬虫口密度。

相关信息
  • 杨树二尾舟蛾 2011-1-21
  • 杨树 2011-6-05
  • 杨树黑斑病 2011-7-15
  • 杨树黑星病 2011-7-15
  • 杨树毒蛾 2011-7-14
  • 杨树杨干象 2011-7-14
  • 杨树除草 2011-7-11
  • 杨树黄卷叶螟 2011-6-18
  • 杨树斑枯病 2011-6-02
  • 杨树梢叶甲 2011-1-21
  • 杨树扇舟蛾 2011-1-21
  • 杨树柳蓝叶甲 2011-1-21
  • 杨树白潜叶蛾 2011-1-21
  • 杨树优良品种 2010-9-15
  • 杨树烂皮有治法 2010-9-15
  • 杨树烂皮病 2010-9-15
  • 杨树病害 2008-8-06
  • 杨树育苗 2007-9-09
  • 杨树栽植技术:杨树的秋冬季移栽 2012-2-11
  • 杨树分类杨树五大派系介绍 200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