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杨树 >> 详情显示

杨树梢叶甲

2011/1/21 17:56:27

杨树梢叶甲 学名:Parnops glasunowi Jacobson 别名:咬把虫。分布:河南省内分布于范县、内黄、台前、封丘、睢县、宁陵、民权、兰考、中牟、开封、郑州、许昌、鄢陵、扶沟、西华等地。寄主及危害杨树、柳树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以成虫咬食叶柄,造成杨树落叶。苗圃幼树及防护林受害较重。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6.5mm,体长形,底色黑或黑褐色,密被灰白色鳞片状毛。头宽,基部嵌于前胸内。触角黄褐色。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与鞘翅基部约等宽,侧边平直,前角圆形,后角成直角。小盾片舌形。鞘翅两侧平行,端部狭圆,基部狭隆起。足粗壮,淡棕色,中、后足胫节端部外侧稍凹切,1~3跗节宽,稍呈三角形,爪纵裂。卵:长约0.7mm,长椭圆形,乳黄色。幼虫:体长10mm左右,头尾略向腹面弯曲,形似新月。头部乳黄色,胸腹白色。腹部仅气门线上毛瘤较显著,腹未具2个角状突起尾刺。蛹:长6.2mm,乳白色,前胸背板具黄色刚毛,尾节有两簇刚毛。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林内高燥地段土壤中越冬。4月开始化蛹,5月上旬至下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盛期。羽化后即开始交尾、产卵,可延至8月中旬(因地而异)。卵产于雌虫粘接的叶片夹层间、旧叶卷、树皮缝、刺蛾茧壳、杂草、土缝等隐蔽处,幼虫孵出后坠地潜入土层取食植物嫩根。成虫白天活动,中午减弱,日落前最盛,咬食叶柄及嫩梢,致使枯萎脱落,常坠满地面,危害甚为严重。6:00前潜伏不动,假死现象明显。防治措施 1、4月上旬幼虫化蛹前,结合中耕除草,用重耙破坏化蛹场所。 2、成虫发生期于日出前震落捕杀成虫。 3、90%敌百虫600倍液、2。5%溴氰菊酯、20%速灭杀丁2000-10000倍液防治成虫效果较好。

相关信息
  • 杨树梢叶甲 2011-1-21
  • 杨树 2011-6-05
  • 杨树黑斑病 2011-7-15
  • 杨树黑星病 2011-7-15
  • 杨树毒蛾 2011-7-14
  • 杨树杨干象 2011-7-14
  • 杨树除草 2011-7-11
  • 杨树黄卷叶螟 2011-6-18
  • 杨树斑枯病 2011-6-02
  • 杨树扇舟蛾 2011-1-21
  • 杨树柳蓝叶甲 2011-1-21
  • 杨树白潜叶蛾 2011-1-21
  • 杨树二尾舟蛾 2011-1-21
  • 杨树优良品种 2010-9-15
  • 杨树烂皮有治法 2010-9-15
  • 杨树烂皮病 2010-9-15
  • 杨树病害 2008-8-06
  • 杨树育苗 2007-9-09
  • 杨树栽植技术:杨树的秋冬季移栽 2012-2-11
  • 杨树分类杨树五大派系介绍 200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