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白竹的资料介绍

2011/3/17 20:07:24

产地分布:原产日本。我国江浙及上海等地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矮小分种,秆高0.2-0.8m,径0.1-0.2cm,节间圆筒形,秆环平。每节分枝5枚。秆箨宿存,无毛。每小枝具叶4-7枚,叶鞘无毛,鞘口具白色遂毛;叶片小,披针形,长6-55cm,宽0.8-1.4cm,除两面具白色柔毛,背面较密。叶片绿色而具明显的白色或淡黄色条纹。
生长习性:因竹子地下茎分布浅,除草后应同时培土,以便杂草腐烂,利于吸收.肥料不充分,竹秆生长不良,新绿也过早消失,为使庭园每年能生长健壮竹子,应施用氮,磷,钾,硅肥和有机肥。每丛复合肥半斤左右。幼林培土兼有保墒,固竹抗摇曳之功能,简单而有效。新造菲白竹林如遇干旱应浇水抗旱,力争幼林早发发好。.在造林当年夏季,旱情严重,将严重影响出笋成竹和幼竹生长,必须浇水抗旱。当年新竹可不修剪。次年秋冬可割去地上所有的枝叶,促来年春天枝叶茂盛。盛夏干旱季节,菲白竹容易缺水叶片失绿泛黄,需早晚浇水保湿。可于当年秋冬全部割去地上所有枝
繁殖培育:
景观用途:地表绿化、色块或盆栽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