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菊的资料介绍

2011/3/17 20:22:24

产地分布:我国台湾省,我国粤、桂、琼、闽及中南各省有栽培。
形态特征:为菊科常绿亚灌木,高30cm~90cm,直立,多分枝,成株树冠常呈圆球形,叶互生,质柔、密生于枝顶,叶片匙形或刀披针形,长2cm~4cm,两面密被白色绒毛,具有芳香气息。树冠银装素裹,为绿色植物类群中少偶的“白叶植物”。秋至冬季开花,头状花序象金黄色的小球,直径生于上部叶腋内,具柄。由于植株白色,又有芳香,别名有白香菊、白艾、海芙蓉等,岭南一带民间又称之为玉芙蓉。
生长习性:属阳性植物,不耐荫,日照需充足。生性喜高温,适合生育适温约摄氏20~30度。以排水良好之砂质壤土或壤土为佳。播种或扦插法来繁殖,春、秋季为适期。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喜爱充足阳光、不耐阴,不宜长期摆放室内。土质以有机质丰富的疏松壤土为佳。生长期间每月追施含营养元素全面的肥料1次。生育期适宜温度为20~32摄氏度。本种植物具有耐热、耐旱、耐大风、耐碱的特性,不耐水渍。由于它不耐寒冷,华东地区及北方各省只能盆栽,温室越冬。
繁殖培育:芙蓉菊繁殖可采用圈枝、播种和扦插法。圈枝在3~4月进行,此时华南一带降雨较多,空气温度大,在枝条成熟部位环状切除茎上的皮,轻轻刮去形成层,~3天后用泥浆包裹伤口,外包塑料纸,待新根生出后,可剪断枝条,脱离母株,单独栽培;播种繁殖通常在4~5月进行。一般采种后即行播种,大约2周后可发芽。在幼苗阶段最忌骤雨侵袭,往往造成全部幼苗毁于一旦。苗期防雨成为育苗阶段成败的关键,莫等闲视之;扦插法以春、秋季为适期。芙蓉菊生长缓慢。大苗比较粗生,易于管理,平时不需修剪,只有当植株老化开花时,才需及时修剪,去除花蕾,以保持
景观用途:适合庭园美化或吊盆。岭南民俗以芙蓉菊为辟邪吉祥植物。民间常用它作为疗病的中草药,居家种植颇广。

相关信息
  • 芙蓉菊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迎宾芙蓉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芙蓉葵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芙蓉菊 2008-6-12
  • 草芙蓉的简介 2010-12-26
  • 芙蓉 2008-6-28
  • 非洲芙蓉 2010-6-08
  • 山芙蓉 2008-6-28
  • 迎宾芙蓉 2008-6-12
  • 芙蓉葵 2008-6-12
  • 山东临沂芙蓉树图片 2012-8-17
  • 大花芙蓉葵 2008-6-28
  • 万寿菊--臭芙蓉 2008-6-01
  • 黄帝菊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金鸡菊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海菊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琉璃菊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金叶菊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菊苣的资料介绍 2011-3-17
  • 蜡菊的资料介绍 20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