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笼草的资料介绍

2011/3/17 20:23:18

产地分布:分布于中国华南,菲律宾,马来半岛至澳大利亚北部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捕虫类草本植物。株高约1.5m。叶互生、革质,中脉延长为卷须,长2-16cm,末端有一小叶笼,叶笼小瓶状,瓶口边缘厚,上有上盖,成长时盖张开,不能再闭合,笼色以绿色为主,有褐色或红色的斑点和条纹。顶端为食虫囊,淡绿色的小盖;翅状物狭,肋状。花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长30cm,无瓣片,萼片红褐色。
生长习性:喜温热,要求湿度不低于24℃。阳光强烈时需遮荫。需高湿或多雾环境。猪笼草的生长适温为25~30℃,3~9月为21~30℃,9月至翌年3月为18~24℃。冬季温度不低于16℃,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长,10℃以下温度,叶片边缘遭受冻害。
繁殖培育:常用扦插和压条繁殖。
扦插繁殖:在5~6月进行。选取健壮枝条,剪取一叶带一段茎节为插穗,叶片剪去一半,基部剪成45°斜面,用水苔将插穗基部包扎,放进盛水苔和盆底垫小卵石的盆内,并用塑料大口袋连盆和插穗包起来,保持100%空气湿度。插后保持30℃高温,约20~25天可生根.
压条繁殖:在生长期于叶腋的下部割伤,用苔藓包扎,待生根后剪取盆栽。
播种繁殖:在原产地通过人工授粉,提高猪笼草的结实率。采种后立即播种,盆内基质用水苔,种子播在水苔上,经常浇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盆口用塑料薄膜遮盖。发芽适温为27~30℃,播后30~40天发芽。
盆栽猪笼草常用12~15厘米吊盆,必须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生长期需经常喷水。猪笼草的营养除通过叶笼吸取外,在植株基部需补充2~3次氮素肥料。盛夏期必须遮荫,防止强光直射下,灼伤叶片。秋冬季应放阳光充足处,有利于叶笼的生长发育。每年2月在新根尚未生长时进行换盆。病虫害防治:
常有叶斑病和介壳虫危害。叶斑病用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介壳虫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杀。
景观用途:猪笼草为食虫植物,叶囊大而色美,宜温室盆栽作新奇观赏植物。猪笼草美丽的叶笼特别诱人,是目前食虫植物中最受人喜爱的种类。常用于盆栽或吊盆观赏,点缀客室花架、阳台和窗台,悬挂小庭园树下和走廊旁,十分优雅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