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的资料介绍

2011/3/17 21:10:38

产地分布:分布我国南北各省区,俄罗斯、日本也有。
形态特征:多年生挺水植物,植株高1m,基部由于真菌寄生而变肥厚。须根粗壮,茎基部的节上有不定根。叶片扁平,带状披针形,长30-100cm,宽3cm左右,先端芒状渐尖,基部微收或渐窄,秃净,有时上面粗糙,下面光滑,边缘粗糙,中脉在背面凸起。圆锥花序大,长30-60cm,多分枝,上升或展开。雄性小穗位于花序下面的分枝上;第一颖缺,第二颖膜质,线形,先端渐尖,具芒状短尖,脉5条,外稃与颖等长,3脉,内稃缺,雄蕊6枚。着生雄性小穗的分枝顶端,有时却着生雄性小穗。雄性小穗位于花序上部的的分枝上,颖片退化,外稃纸质,具5条脉,
生长习性:生于池塘及沼泽地中。
繁殖培育:有性繁殖即播种繁殖。在无需大量生产的情况下,种子一般不采收,可在野外自行繁衍。但在进行人工杂交育种时,就必须进行有性繁殖。有性繁殖的方法为:首先将所有的土壤即器皿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催芽的种子撒播在准备好的苗床及盆内加水培养,随幼苗的生长情况而逐渐加深水位。无性繁殖,一般在3-4月进行(北方5月进行),长江流域谷雨前后,当气温上升时,母株短缩茎和匍匐茎开始萌动,生长出新的幼苗。但由于芽的着生部位的差异,分蘖芽与顶芽之间的萌发相差达1-2个月。萌芽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25℃。为了使萌芽整齐,冬季必须灌水越
景观用途:主要用于园林水体的浅水区绿化布置,各地广为栽培。秆背黑粉菌(ustilagoesculentap.Henn.)寄生后肥嫩而膨大,即茭笋,作蔬菜食用。嫩秆、叶是家畜及鱼的良好饲料。果实可食用。颖果称“菰米”,入药有止渴、解烦热、润肠胃等功效。根状茎、肥嫩的茎可作药,治心脏病,或作利尿剂,成熟的茭笋肉形成黑色的病菌孢子,可用以画眉或调油脂染发。整个植物还是固堤防浪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