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的资料介绍

2011/3/17 21:11:44

产地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均有分布。要产地除井冈山市、遂川、宁冈县。
形态特征: 。香菇菌丝白色,绒毛状,具横隔和分枝,多锁状联合,成熟后扭结成网状,老化后形成褐色菌膜。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菌盖直径5~12厘米,扁半球形,边缘内卷,成熟后渐平展,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鳞片。
生长习性: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摄氏22—26度,孢子对高温抵抗力弱,在摄氏45度条件下经过一小时,萌发率只有1—5%,但对低温耐受力强,摄氏0度也不丧失生活力。菌丝体在摄氏5—34度都可生长,但以摄氏22—26度最适宜,在摄氏7—20度环境中,菌丝都可分化成子实体,其中以摄氏12—17度最合适。子实体形成后,遇到高温或低温都可继续生长发育,但品质有所不同。低温和变温的刺激,有利子实体的发生°温条件下,原基不形成菇蕾。 孢子要在水中或湿度较大的培养料中才能萌发。菌丝的生长要求培养料含水量达到35—40%,空气相对湿度达65—75%为宜。出菇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提高至60%,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时较好。采取干湿交替处理,有利菌丝的分化和菇蕾的形成。 香菇属好气性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氧气不足,对菌丝的生长及子实体的形成都有抑制作用。同时,空气不流通的环境,可能大量杂菌发生,造成为害。 香菇是一种腐生菌,无论孢子、菌丝体、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都不需要直接的阳光照射。但适当的漫射光对子实体的形成及发育有很大作用,影响到子实体的形成率、质量、产量。
繁殖培育:其繁殖方法是将腐朽的木头放置在相思林内,再将香菇在孢子注入枯木中培养。生产上用阔叶树栽培香菇。
景观用途: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我国历代医学家对香菇均有著名论述。现代医学和营养学不断深入研究,香菇的药用价值也不断被发掘。香菇中麦角甾醇含量很高,对防治佝偻病有效;香菇多糖(β~1,3葡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香菇含有六大酶类的40多种酶,可以纠正人体酶缺乏症;香菇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对人体降低血脂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