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树轮斑病防治

2011/3/11 9:43:16

构树轮斑病主要为害构树的叶片。发病的叶片初为褐色圆形的小斑点上呈轮纹状,小轮斑可继续扩大或互相癒合成大形轮纹斑,最后导致整叶枯萎掉落。
本病为轮斑病菌(Cristulariella moricola Redhead)所引起。本病菌在PDA培养基与15~20℃的条件下产生成熟的菌核。本菌菌丝最适应生长温度介于15~25℃之间,以20℃为最佳。温度高于30℃时,本菌的生长完全受抑制。本菌之菌核埋于20%和40%含水量的土壤中,六个月内即完全不能发芽;至于埋在0%和10%含水量的土壤者,直到第12个月才失去发芽能力。
构树轮斑病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及时排除渍水,增施肥料。
(2)秋冬认真清园,集中烧毁病残体,以减少越冬菌源。
(3)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75%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间隔10天再连续喷2~3次,效果更好。

相关信息
  • 构树轮斑病防治 2011-3-11
  • 地下害虫防治 2013-9-05
  • 防治樟叶虫 2013-7-09
  • 防治大岩桐灰霉病 2013-7-03
  • 欧李缺铁症防治 2012-9-08
  • 雷竹竹广肩小蜂防治 2012-5-13
  • 月柿绵蚧防治 2012-5-13
  • 茶橙瘿螨防治 2012-5-12
  • 年桔潜叶蛾防治 2012-5-12
  • 防治梨木虱有新招 2012-5-12
  • 立枯病防治 2012-5-12
  • 樟脊冠网蝽防治 2012-5-12
  • 柿树圆斑病防治 2012-5-12
  • 桃梅缩叶病防治 2012-5-12
  • 豹蠹蛾防治 2012-5-12
  • 桅子花缺绿病防治 2012-5-12
  • 病虫防治 2012-5-11
  • 防治细叶榕榕管蓟马 2012-5-09
  • 檫树茎腐病防治 2011-1-21
  • 檫树白轮蚧防治 2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