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复壮与养护技术

2011/3/12 0:00:00

古树复壮就是通过对生长势衰弱的古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其生长衰弱的原因,采取施肥换土、挖复壮沟等手段,改变地下根系生长不利的环境,使其多萌发新根,促进根系发育。“树上生长看树下”,只有树下根系生长好了,才能给树上部分提供营养元素,使其健康生长。另外,对树上部分采取加强病虫害防治、修补树洞和支撑树干等技术措施,以保证古树恢复其生理机能,促进生长。
  一、古树养护复壮技术
  笔者在北京植物园一直从事园林绿化树木养护工作,近几年专职负责全园的古树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古树生长势衰弱,还有的古银杏,七八月份就叶色变黄,并存在落叶落果现象,个别古柏枝叶稀疏、生长量逐年减少。针对这种情况,对古树下的土壤进行分层取土样,40厘米深和80厘米深各取4份,带回科研所进行化验。检验结果表明古树下的土壤含盐量高,营养元素缺乏,土壤容重大(1.7克/立方厘米),透气性差。分析原因是该处铺装路面过多,各种地下管线密布,造成土壤板结,植物根系受到损伤,营养吸收面积减少。再加上降雨量偏少,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养分流失、土壤含盐量增高,影响古树的生长和发育,吸收功能减弱,使得树上部分表现生长衰弱。另外,游人多,大量踩踏使土壤板结,导致古树下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植物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古树生长受限,毛细吸收根逐年减少,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古树的年生长量逐年衰弱,枝叶稀疏,叶色浅绿并有黄化现象和生长势回缩现象。
  树木的“长寿”除了其遗传性外,还必须满足其生态条件和营养条件要求。一般古树要求土壤含水量在14%至15%为宜,含盐量应小于0.2%,pH值在6.5至8之间,而土壤容重应在1.4克/立方厘米以下,总孔隙度在50%左右,非毛管孔隙度在10%至18%。当古树生存环境超出上述指标时应采取人工复壮措施,改善古树生长条件。
  在查明古树衰弱的原因后,应制定具体的复壮措施,可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分别治理。
  地下部分:施肥换土,挖复壮沟,解决根系生长环境条件。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挖复壮沟,沟深80至100厘米、宽60至80厘米,长度因地形而定。沟内挖出的原土过筛,好土留下备用,渣土清走,沟内原有古树根系尽量保留。复壮沟挖好后,分层向沟内施复壮基质(包括原土加腐熟树皮碎屑和古树专用颗粒肥)与混合肥料,加上收集的栎树落叶,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复壮沟最下一层铺20厘米的复壮基质加少量磷钾肥和菌根剂,混合均匀施入,第二层铺20厘米的栎树落叶,第三层铺20厘米的复壮基质,第四层铺20厘米的槲栎树落叶,最上一层铺20厘米的素土,这种基质富含多种矿质元素,同时有机物分解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将土壤中固定的多种元素逐渐释放出来,经过几年的施肥,土壤的有效孔隙度可保持在12%至15%,有利于根系生长。
  由于复壮沟内的土质疏松,把根都引向复壮沟内,每条复壮沟的两头可用砖砌成环状观察井对根系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每年春季可通过观察井向复壮沟内浇2遍水,干旱季节也可以向复壮沟内补水,开春还可用打药车给古树叶面喷洒清水,清洗一冬的灰尘,有利树叶进行光合作用。五六月份应给古树叶面追肥,喷0.2%磷酸二氢钾、0.3%尿素2次。经过复壮养护后,可使古树的生长量明显增加,枝叶清绿,新梢的年生长量达5厘米左右,病虫害明显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