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苗木供应
最新供应
普通供应
苗木求购
最新求购
会员求购
最新报价
产品图片
苗木黄页
资源专题
站务指南
注册
登录
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果树苗木
>> 详情显示
苗木供应
苗木求购
苗木报价
苗木企业
产品图片
苗木栽培
苗木行情
花卉养殖
相关资讯
苗木品种
果树苗木
供应热搜:
法桐
白蜡
国槐
雪松
樱桃苗
核桃苗
连翘苗
苹果苗
桂花
•
今日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0
条
•
手机访问:www.hm160.cn或搜索天天苗木网
•
手机也可以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
荔枝病虫害及其防治(四)
2011/3/7 19:47:50
1.1.16粉虱类
为害荔枝、龙眼的粉虱有黑刺粉虱等,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等省。近年在广东博罗发现属褶粉虱属的一种粉虱为害荔枝。均属同翅目、粉虱科。
(1)黑刺粉虱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iferusQuaintance],又名橘刺粉虱,为害荔枝、龙眼、柑橘、橄榄、枇杷等果树。
为害状以幼虫群集在叶背为害,被害处黄化,分泌物诱发煤烟病发生,严重影响生长及开花结果。
形态特征成虫体橙黄色,上覆有极薄的白粉。前翅灰紫色,有7个不规则白斑,后翅小,淡紫褐色。雄虫体较小,腹部末端有交尾用的攫握器。卵长椭圆形,略弯曲,一端有柄,固定在叶背上。初产时乳白色,后变淡黄色至灰黑色。幼虫初孵时扁圆形,黄白色后变灰色至黑色,有光泽,二龄后体缘有白色蜡质。蛹近椭圆形,黑色(布刚毛),蛹壳边缘呈锯齿状,背面隆起。
生活习性重庆、湖南、福建等地1年发生4代,广东5~6代,以2~3龄幼虫在叶背越冬。世代重叠。3月上旬至11月下旬各虫态均可发现,成虫喜欢群聚幼嫩枝叶上活动,羽化后即交尾产卵,每头雌虫产卵数十至百多粒,卵产于叶背上,常数十粒密集在一起,排成圆弧形。幼虫孵化后在卵壳旁停留1~2分钟作短距离爬行,然后在卵壳附近固定下来取食,成虫有趋光性,寿命2~4天。在广东3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出现,第1代4月上旬至5月上旬,第2代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3代6月上旬至7月下旬,第4代7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5代9月上旬至11月下旬,第6代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以5~9月为盛发期。
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合理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性好。减少虫害发生。
②保护天敌,在成虫盛发后1~2周,采集被寄生蜂寄生呈肿胀状的粉虱蛹连叶摘下,转移到粉虱为害严重的园中,利用寄生蜂治虫。
③掌握在1~2龄若虫盛发期喷药防治效果明显。可选用90%敌百虫晶体500~800倍液,25%噻嗪酮(扑虱灵、优乐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0%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松脂合剂15~20倍液等。
(2)荔枝褶粉虱
荔枝褶粉虱(Aleurotrachelussp.)是广东新发现为害荔枝的一种粉虱。
为害状以若虫为害叶片,叶面出现黄斑点,会诱发煤烟病,若虫死后还会引起霉菌发生。
形态特征成虫体橘红色工,薄敷白粉,体长约0.5毫米,前翅灰黑色,有9个不规则白斑,后翅较小,淡灰色。雄虫体较小。卵长圆形,白色至淡黄色。幼虫初孵若虫淡黄色,老龄若虫几近圆形,体0.8毫米,扁平,背部中央稍隆起,浅黄色至棕黄色。体缘齿双层,胸部背面两侧有褶折,管状孔小。蛹与3龄幼虫相似。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代数未详,为局部性害虫,主要发生在通透性差的山窝果园。以老熟若虫和蛹在叶背越冬,翌年3月羽化,为害荔枝春梢,并产卵于叶背。孵化的幼虫固定在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出现黄斑点。第1代成虫于5月出现,为害夏梢,世代重叠。最后一代为害秋梢,并发育成长,成越冬代。
防治方法参考黑刺粉虱防治方法。
1.1.17介壳虫类
为害荔枝的介壳虫有堆蜡粉蚧、垫囊绿绵蜡蚧、银毛吹绵蚧、角蜡蚧、砂皮球蚧、龟蜡蚧、芒果轮盾蚧等多种,均属同翅目、蚧总科。在华南荔枝、龙眼产区均有分布。
(1)堆腊粉蚧
堆蜡粉蚧(NipaecoccusvastatorMaskell)又名橘鳞粉蚧。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湖南等省(自治区)。为害柑橘、荔枝、龙眼、番荔枝等果树。
为害状以成虫、若虫取食嫩梢幼叶、叶片、花穗、果实的汁液,严重时引起畸形,影响正常生长,常引起落花落果。该虫分泌的蜜露常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以及果实的商品质量。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约2.5毫米,椭圆形、暗紫色。体背盖有较厚的白色蜡粉。每一体节的蜡粉分作4堆,由前至后排成4行。体周缘的蜡丝粗而短,体末一对蜡丝较长。雄成虫体长约1毫米,紫褐色,前翅一对半透明,腹末有白色蜡质长尾刺一结。卵椭圆形,淡黄色,藏于蜡质绵状卵囊中。若虫体形与雌成虫相似,紫色,初孵化时表面无蜡粉,固定取食后,分泌白色蜡粉覆盖在体背及周缘。雄蛹外形与雄成虫相似,但触角、足及翅未伸展。
生活习性在广州一年发生5~6代,以幼虫、成虫藏在树干或枝条裂缝、卷叶中越冬。翌年2月天气回暖后恢复活动、取食,雌虫形成卵囊并产卵繁殖。卵产在卵囊中,多行孤雌生殖,若虫孵出后多群集在嫩梢幼芽或果柄上为害。
第1代若虫盛发期4月上旬,第2代5月中旬,第3代7月中旬,第4代9月上中旬,第5代10月上中旬,第6代11月中下旬。每年4~5月、10~11月虫口密度较大。
防治方法
①加强果园管理,特别要注意修剪,减少虫源,又使树冠通风透光可害。果园周围要控制刺合欢种植,避免野生寄主传播病源。
②幼龄果树,发生数量不多时可用人工清除。
③合理施药,保护天敌。
④掌握在若虫盛孵期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喷药防治。可选用40%杀扑磷(速扑杀)乳油1000倍液,48%毒死蜱(乐斯本)1000倍液,52.25%农地乐(乐斯本+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等。
(2)垫囊绿绵蜡蚧
垫囊绿绵蜡蚧(ChloropulvinariapsidiiMaskell)为害荔枝、龙眼、番石榴等果树。
为害状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在叶片上、新梢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引起落叶,影响正常生长。为害果,分泌的蜜露常滴落荔枝果肩上,诱发煤烟病,影响果实外观。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椭圆形,淡黄绿色,腹末臀裂明显,背面隆起,腹面平,胸足不发达。体背被一层软而薄的蜡质覆盖。产卵前在虫体腹面及侧面分泌白色蜡质绵状卵囊。卵椭圆形,乳白色,近孵化时淡黄色。若虫椭圆形,略扁平,淡黄绿色。
生活习性在广东一年发生3~4代,以若虫及未形成卵囊的雌成虫在叶背、卷叶、秋梢和早冬梢上或枝干皮隙处越冬。雌成虫多固定取食为害。产卵前可移动后再固定。然后分泌白色蜡质绵状物把虫体垫起,经3~5天形成完整的卵囊。雌虫可产卵230~520多粒,卵经13~15天后孵化。孵化率高达80%,初孵化的若虫一天内固定在叶柄、叶片主脉、侧脉两侧、幼嫩新梢、果柄和果皮凹陷处为害,若虫期37~45天。4月下旬出现第1代雌成虫,7月下旬、10月下旬分别出现第2、3代。若虫盛发期第1代2月下旬,第2代8月中旬。第3代9月中旬,第4代进入越冬。
防治方法参考堆蜡粉蚧防治方法。
(3)银毛吹绵蚧
银毛吹绵蚧(IceryaseychellarumWestwood),为害荔枝、龙眼等果树。树势衰弱,降低产量和果实品质。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卵圆形,虫体背稍隆起,黄色至橘红色,体被黄色至白色块状蜡质物。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银白色蜡丝。体缘蜡质突起较大,淡黄色。
生活习性一年4代,以3龄若虫和雌成虫越冬。3月中下旬开始产卵,4月以后盛发。四川第1代卵和若虫盛发期4月下旬至6月,第2代7月下旬至9月初,第3代9~11月,其中4~7月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参考堆蜡粉蚧的防治方法。
(4)角蜡蚧
角蜡蚧(CeroplastesceriferusAnderson),为害此龙眼、荔枝、芒果、柑橘等多种果树。
为害状成虫、若虫在新叶、枝条上吸食为害,受害果树生长不良,枝枯黄叶,并诱发煤烟病,严重时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7~9毫米,椭圆形,赤褐色,分泌白色厚蜡质层覆盖虫体,蜡层四周有8个突起,中间一个角状突起大而微弯。雄成虫体长椭圆形,虫体上的蜡层四周有蜡突,呈放射状。卵长椭圆形,红褐色。若虫长卵形,红褐色。初孵若虫体长0.5毫米,腹面平,背面隆起,头部稍宽。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翌年4月开始产卵,每头雌成虫产1000粒以上。盛孵期5~6月。若虫在嫩梢、叶片固定取食,体背及周围不断分泌蜡质,直至背中蜡突明显向前倾斜伸出并略成为弯钩状时,若虫则蜕变为成虫。若虫期约80天左右。其中1龄22天,2龄20天,3龄37天。
防治方法
1、新区应实行检疫,防止苗木带入该虫。
2、剪除虫枝,集中烧毁。
3、药剂防治参考堆蜡粉蚧的方法。
(5)电蜡蚧
龟蜡蚧(CeroplatesfloridensisComstock),为害荔枝、龙眼、柑橘、李、苹果等果树。
为害状若虫、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生长。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宽卵圆形,背面隆起,覆盖一层特厚的白色蜡质分泌物,外观白色略带粉红色,蜡壳形似龟甲状,中部有7个块状突起,周围有8个突起。卵产在腹面下方。卵长椭圆形,褐红黄色,后变为红紫色。若虫扁椭圆形,红褐色,体背被白色蜡壳。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1~2年生枝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份是产卵盛期,6月若虫出现。雄虫交尾后即死亡,雌虫继续为害,并转到枝条上越冬。
防治方法参考角蜡蚧的防治。
(6)砂皮球蚧
砂皮球蚧(SaissetiaoleaeBern),为害荔枝、龙眼、柑橘、番荔枝等果树。
为害状以成虫、若虫在枝、吸及果实上为害,吸取寄生主汁液,其分泌物会诱发煤烟病,影响正常生长。
形态特征成虫雌友虫体长约3毫米,半球形,黑褐色,背面突起,明显可见突起较高的“H”形图案。幼蚧体色淡褐,背面有不规则的黑色横斑点,周边有“裙状”皱褶。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2代,以若虫越冬。翌年5~6月初发生第1代,8~9月发生第2代。每一雌虫产卵1500粒左右,卵期约14天。孵化后,幼蚧即脱离母体,固定在枝、叶或果上为害。
防治方法参考堆蜡粉蚧防治方法。
(7)褐软蚧
褐软蚧[Coccushesperidum(Linnaeus)],又名龙眼黄介壳虫、芒果褐软蚧。为害荔枝、龙眼、柑橘、枇杷、无花果等果树和多种植物。
为害状成虫、若虫群集在嫩枝及叶片下面中脉两侧为害,也为害果实、分泌物易诱发煤烟病。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3~4毫米。卵圆形,两侧不对称。多为淡褐色,中央有不完整的绿褐色或深褐色纵脊纹,体缘较中央纵脊纹薄而略扁,淡褐色,多横皱纹。眼红褐色。在气门凹陷处附有白蜡粉、从腹面看有一条很明显的白线。腹末凹陷成臀裂。若虫长椭圆形,扁平、淡黄绿色至黄绿色。背面中央也有纵脊纹,随着长大则愈明显,至成虫期纵脊纹却相反而不明显或不完整。体缘有短毛,在尾端的一对很长,几乎有体长的一半。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2代,以若虫在嫩枝、叶片上越冬,4~5月变成成虫,5~6月胎生若虫,每一雌虫可胎生若虫300多头。若虫固定取食后不大移动,蜕皮2次,于8月间变为成虫,又胎生若虫。在田间雄虫极少。由于其体背蜡质较薄,易受寄生蜂寄生。
防治方法参考堆蜡粉蚧的防治方法。
1.1.18蓟马
为害荔枝、龙眼的蓟马有茶黄蓟马、红带网纹蓟马、黄胸蓟马等,均属缨翅目、蓟马科。在荔枝、龙眼等果树产区有分布。
茶黄蓟马(ScirtothripsdorsalisHood),于广东、广西、浙江、湖北、云南、贵州等省(自治区)。为害荔枝、龙眼、柑橘、枇杷、草莓等果树。
为害状成虫、若虫在嫩叶背面锉及汁液,被害叶片叶缘卷曲不能伸展,有的呈波纹状,有的不成波纹而向后弯曲,叶脉淡黄绿色,叶肉出现灰黄色锉伤点或线状锉纹。最后叶变黄,僵硬,易脱落。为害顶芽可使顶芽萎缩。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0.9毫米,橙黄或黄色,单眼暗红色,触角8节,第一节白色或淡黄色。前翅橙黄色,近基部有一小淡黄色区。雄成虫较雌成虫稍小,体长0.7~0.8毫米。卵淡黄色,肾形。若虫形似成虫,体较短,无翅,乳白色至淡黄色。
1.1.19蚜虫
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属同翅目、蚜科。分布于广东、广西、浙江、禄建等省(自治区)。为害荔枝、龙眼、柑橘、枇杷、石榴等果树。
为害状成虫、若虫早期主要为害花穗、嫩梢、嫩叶。后期也常见为害近成熟的叶片。群体小时为害症状不明显,群体大时为害花穗,影响正常开花,甚至落蕾落花。为害枝梢叶片,致生长缓慢,叶片黄化,但不卷叶。除吸取汁液外,还分泌蜜露,诱发煤病。
形态特征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9毫米,黄绿色至深绿色,腹部近末端两侧的腹管短、圆筒形,基部较宽。尾片青色,乳头状。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2~1.9毫米,黄色,浅绿色或深绿色。前胸部背板黑色,腹部两侧有3~4对黑斑。腹部近末端两侧的腹管黑褐色,圆筒形,基部较宽。尾片与无翅胎生雌蚜相同。卵长0.5~0.7毫米,椭圆形,深绿色至漆黑色,有光泽。无翅幼蚜黄白色至黄绿色或蓝绿色,复眼红色,无尾片。有翅若蚜黄绿色至蓝灰黄色,有短小黑褐色翅芽。虫体有蜡粉。
生活习性棉蚜每年发生20~30代,以卵在木槿、花椒和石榴等树的枝条越冬。翌年3月越冬卵孵化开始繁殖,以春季为害荔枝、龙眼嫩梢及花穗,尤其是春季干旱对其发生有利。在早春和晚秋,20天左右可完成一世代,夏季4~5天完成一世代。
防治方法
①冬春修剪时,剪去在秋梢及冬梢上越冬的虫群,各次抽梢时,抹去先抽出的零星梢,切断其食物链,减少当年发生量。
②利用天敌防治。当蚜虫只在点片发生时选用挑治方法,减少全面喷药,保护天敌。
③新梢有蚜率20%以上,梢被害25%以上时,对中心虫株喷药。可选用50%抗蚜威(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氯氰菊酯(灭百可)乳油2000倍液喷杀。
1.1.20金龟子类
金龟子属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分布于荔枝、龙眼产区。为害荔枝、龙眼等多种果树、林木和植物,其中为害荔枝、龙眼的有:红脚丽金龟、铜绿金龟、斑喙金龟、中华彩丽金龟、花潜金龟、小青花金龟、白星花金龟、大棕金龟、褐金龟、绿脊异丽金龟、独角犀等。
(1)红脚丽金龟、铜绿金龟、斑喙金龟、中华彩丽金龟等金龟
为害状成虫为害荔枝、龙眼新梢嫩叶、花、果、幼虫(蛴螬)为害根。红脚丽金龟、铜绿金龟、斑喙金龟、褐金龟、大棕金龟等为害嫩叶,造成缺刻或孔洞,严重的仅剩梢梗。中华彩丽金龟主要为害花穗。花潜金龟为害花,造成落花。小青花金龟、白星花金龟为害果,使果脱落。
形态特征金龟子为甲虫,个体大小不一,体色多样。成虫触角鳃片状,翅鞘常短于腹。卵乳白色,近球形。幼虫(蛴螬)乳白色,常呈“C”形弯曲,足3对,比较发达。蛹为裸蛹,初期乳白色,渐变黄色,羽化前黄褐色。
①红脚丽金龟(AnomalarubripesLin)成虫体长18~26毫米,体背纯草绿色,有光泽,头比铜绿金龟子长,前胸背板后缘弯月形。腹面及足带紫红色。
②铜绿金色(AnomalacorpulentaMotschulsky)成虫体长18~26毫米,体背铜绿色,有光泽,鞘翅上各有纵脊纹3条,前胸背板后缘比较平。腹面及足黄褐色。
③斑喙丽金龟(AdoretustenuimaculatusWaterhouse)又名葡萄丽金龟,成虫体长12毫米,体背灰褐至灰黑色,被灰褐绒毛,足与背色基本相同。
④中华彩丽金龟(MimelachinensisKirby)成虫体长15~17毫米。体背金绿色,鞘翅缘金黄色,光泽亮丽,足的颜色与背色相似。
⑤花潜金龟(OxycetoniajucundaGoryetpereh)又称大斑青花龟、红斑花金龟等。成虫体长13毫米,背黑色,前胸背板有“山”形黄斑,鞘翅各有一个黄色大斑和5~7下白色小斑。
⑥小青花金龟(OxycetoniajucundaFaldermann)成虫体长10~16毫米,体及足深青绿色,有光泽,前胸背板有白色圆斑,鞘翅各有4对小白斑。
⑦白星花金龟子(LiocolabreuitarsisLewis)成虫体长约20毫米,灰褐色至灰黑色,前胸背板前缘有许多白色小斑点,鞘翅也公布许多白色小斑点,同时各有2个“X”形白斑。
⑧齿爪金龟(Holotrichiasp.)鳃金龟科,齿爪金龟属。成虫体长约16毫米,体及足为灰黑色,头短平,鞘翅上分布许多小黑点。
⑨大棕金龟(HolotrichiasauteriMoser)又名华南大黑鳃金龟,成虫体长18~24毫米,体棕黑色。
⑩褐金龟子(Holotrichiasp.)体褐色,足褐色。
11绿脊异丽金龟[Anomalaulux(Wiedemann)]。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幼虫(蛴螬)生活在土壤中,低龄幼虫取食腐殖质,高龄幼虫取食腐殖质或根及近地表的茎。幼虫活动随土中温度变化而变化,日晒炎热土温高向下移动,早晨向上移动。冬季高龄幼虫下移深土层越冬,春季回暖,土温升高,幼虫上移化蛹,雨后土壤有一定含水量有利于成虫羽化出土。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部分各类有赵光性。受惊时装死坠地不动,过一会翻身飞走。4~7月,特别是清明前后是成虫盛发期。山区杂草多,新垦果园周围杂草多,金龟子多。幼龄树受害严重。常是几种金龟子同时混合发生。
防治方法
①成虫盛发期,在闷热无风的傍晚,摇动树枝,使其坠地而捕杀之。
②严重发生果园,每667米2用1千克5%辛硫磷颗粒剂撒施树冠地面,翻入土中,杀死幼虫。
③成虫发生期用40瓦黑光灯诱杀成虫。
④嫩梢期或蕾期遇成虫盛发期,于傍晚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24%灭多威(万灵)水剂1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500~600倍液,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灭百可)乳油1000~1500倍液,喷洒树冠进行毒杀(花期禁止使用)。
(2)独角犀
独角犀(XylotrupesgideonLinnaeus)又称独角仙,俗名“果狸”。为害荔枝、龙眼等果树。
为害状成虫常群集咬食荔枝、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成熟果实,还为害嫩梢、嫩叶。幼虫蛀食树干形成孔道。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0~45毫米,卵圆形。黑褐色,有光泽。雌雄异形,雄虫头顶有一粗长的角状突起,翘起向后弯,顶端分叉。前胸背板有一末端分叉伸向前方的角突。雌虫体较小,头顶及胸部无角状突起。卵圆形,初孵乳白色,后变淡黄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50~60毫米,黄白色,圆筒形,头颅黑褐色,体常弯曲,前端多横纹,并密生细毛,后数节光滑无皱,前胸气孔上方有一菱形深褐色斑点,气门9对,马蹄形,黑褐色。蛹体长33~35毫米,黄白色,将羽化时红色。口器前方横排4个齿状突起,腹部4~6节马蹄形气孔黑褐色。雄蛹角状突起明显。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越冬。翌年气温达25~28℃,越冬幼虫开始化蛹,4月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0~12天。5月上旬开始羽化,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羽化历期较长,为害荔枝、龙眼果实。初羽化成虫在土中栖息,晚上7~78时爬出土面活动。羽化后17~22天交尾,10多天后产卵。卵产于有机质多的堆肥或较松软的土中,每只雌成虫产卵21粒,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卵期8~15天。幼虫在土中生活,春末夏初在地下30厘米左右,冬季在30厘米以下,老熟幼虫在土壤中作土室化蛹。果园边的果实受害严重。成虫有趋光性。
防治方法
1、在果园边堆沤肥时应加适量石灰,并在每年4月底前用完,使用时发现有幼虫和蛹,应收集杀死。
2、在独角犀发生较严重的园,成虫盛发期用灯光诱杀。也可拉网捕杀,或人工捕杀。
3、严重为害的果园,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喷杀。如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喷杀。可参考金龟子害虫的防治方法。
1.1.21象甲类
(1)小绿象甲
小绿象甲(PlatymycteropsismandarinusFaimaire),又名柑橘斜脊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是南方常见的杂食性害虫,为害荔枝、龙眼、柑橘、桃等果树。
为害状成虫咬食新梢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不全,甚至咬断新梢、果柄,造成落花落果。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9毫米,粉绿色,触角细长,鞘翅上有10条刻点组成的纵纹。前足比中后足粗长。
生活心性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第1代成虫4月底出土,5~6月为盛发期。第2代7月下旬出现,8~9月为盛发期。成虫有假死性,受惊动时立即坠地不动。一般果园外围杂草多,幼龄树的果园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
①冬季深翻松土、杀死越冬幼虫。
②振动树枝,捕杀掉落在地面的成虫。
③幼龄树干扎松毛等防治成虫爬上枝叶为害。
④树梢大且虫口密度较多的果园,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2000倍液喷杀。
(2)切叶象甲
芒果切叶象甲(DeporausmarginatusPascoe)别名切叶象甲、切叶虎。属鞘翅目,象甲科。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等省(自治区)。为害芒果、龙眼、荔枝等果树。
为害状成虫咬食新梢嫩叶的叶肉,仅留叶的表皮,呈网状干枯,影响正常生长。在广东为害较轻。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毫米,头和前胸橘黄色,触角棍棒状,基半部为黑褐色,端半部为橘黄色,其上密生细毛,鞘翅黄褐色,周缘黑色,鞘翅上有10纵行刻点。卵长椭圆形,初产乳白色,后变为淡黄色。幼虫体长5~6.5毫米,初孵时乳白色,老熟时黄白色或深灰色,头部褐色。无足,腹部各节两侧有一对肉刺。蛹淡黄色,老熟时黄褐色,头部有乳状突起,腹部向内弯曲,末节有肉刺一对。
生活习性广西每年发生7代,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3~4月羽化为成虫,5月起各世代重叠。成虫产卵在芒果嫩叶正面主脉组织里,产卵后将叶片横向切断,卵随叶掉落地面,卵经2天孵化为幼虫,幼虫仅取食5天即入土化蛹,12天后羽化为成虫。每雌虫一生可产卵253~337粒。也发现将龙眼、荔枝叶片切咬并卷成“蛋卷状”,两端以原龙眼、荔枝叶堵塞,卵藏于内,每卷内有卵1~2粒。成虫有趋嫩绿、群集为害和假死习性。龙眼与芒果混种果园,秋梢期为害重。
防治方法
①新开园种植龙眼、荔枝不要与芒果混种,如混种的可结合中耕除草,消灭部分幼虫和蛹,发现果园地面掉下很多切叶,要及时清除。
②在成虫羽化期,发现为害,要及时喷药,可选用防治小绿象甲的农药进行防治。
相关信息
□
荔枝病虫害及其防治(四)
2011-3-07
□
荔枝病虫害及其防治(七)
2011-3-07
□
荔枝病虫害及其防治(六)
2011-3-07
□
荔枝病虫害及其防治(五)
2011-3-07
□
荔枝病虫害及其防治(三)
2011-3-07
□
荔枝病虫害及其防治(二)
2011-3-07
□
荔枝病虫害及其防治(一)
2011-3-07
□
无花果病虫害及其防治
2010-12-26
□
荔枝主要病虫害防治
2008-6-22
□
树菠萝病虫害及其防治
2012-9-01
□
六月份荔枝主要病虫害防治
2011-1-21
□
柿子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2011-1-20
□
澳洲坚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2011-1-20
□
甜柿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2010-12-28
□
荔枝酸腐病防治方法 火龙果病虫害
2014-1-14
□
草莓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技术之四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2008-6-22
□
荔枝藻斑病 荔枝病虫害
2012-9-01
□
荔枝叶枯病 荔枝病虫害
2012-9-01
□
荔枝炭疽病 荔枝病虫害
2012-9-01
□
荔枝霜疫霉病 荔枝病虫害
2012-9-01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最新苗木资讯信息
苗木种植后的养护
栽植后回填土应尽量多填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
苗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反季节种植的苗木起挖前的准备工作
苗木属地对比
今日苗木求购信息
0条
河南求购胸径10公分乌桕
江苏求购胸径14公分银杏树
山东求购17公分速生白蜡
江苏求购地劲14公分美人梅
江苏求购12公分樱花
广东求购栾树15分 全冠10分腊肠
平台指南
入员注册
苗木求购信息
平台更新
通知公告
站点导航
二维码汇总
会员服务
苗木求购
管理登录
最新报价
认证展示
店铺布置
苗木价格
使用帮助
证照认证
登录答疑
注册流程
配图上传
微信访问指南
二维码设置
站务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发展历程
手机访问
注册条款
扫码访问
站点地图
天天苗木网
:中国绿化苗木信息服务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
QQ
客户端
手机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