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蛾防治

2011/3/7 19:47:44

种名:霜天蛾
学名:Psilogrammamenephron(Gramer.)
科目:鳞翅目天蛾科
别名泡桐灰天蛾。
分布:在我国分布于华北、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各地。
危害:主要危害白蜡、金叶女贞、泡桐、丁香、悬铃木、柳、梧桐等多种园林植物。
形态特征
  成虫头灰褐色,体长45至50毫米,体翅暗灰色,混杂霜状白粉。翅展90至130毫米。胸部背板有棕黑色似半圆形条纹,腹部背面中央及两侧各有一条灰黑色纵纹。前翅中部有2条棕黑色波状横线,中室下方有两条黑色纵纹。翅顶有1条黑色曲线。后翅棕黑色,前后翅外缘由黑白相间的小方块斑连成。卵球形,初产时绿色,渐变黄色。幼虫绿色,体长75至96毫米,头部淡绿,胸部绿色,背有横排列的白色颗粒8至9排;腹部黄绿色,体侧有白色斜带7条;尾角褐绿,上面有紫褐色颗粒,长12至13毫米,气门黑色,胸足黄褐色,腹足绿色。蛹红褐色,体长50至60毫米。
  发生规律
在河北任丘地区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六七月间出现,白天隐藏于树丛、枝叶、杂草、房屋等暗处,黄昏飞出活动,交尾、产卵在夜间进行。成虫的飞翔能力强,并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卵多散产于叶背面,卵期10天。幼虫孵出后,多在清晨取食,白天潜伏在阴处,先啃食叶表皮,随后蚕食叶片,咬成大的缺刻和孔洞,甚至将全叶吃光,以六七月间危害严重,地面和叶片可见大量虫粪。10月后,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综合管理:
(1)局部危害不防治。成虫羽化盛期可用环保防护型昆虫趋性诱杀器或黑光灯诱杀。
(2)茧蜂类、胡蜂等天敌。
(3)幼虫大面积发生时,可释放商品周氏啮小蜂、赤眼蜂或用8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亿/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0亿活孢子/g杀螟杆菌粉剂600倍液、菜青虫颗粒体病毒浓缩粉剂750倍液、2%烟碱乳剂800~12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1000~2000倍液、5%速杀威乳油400~700倍液、1.1%烟百素乳油1000~1500倍液等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