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石竹叶枯病

2011/3/11 9:43:17

香石竹叶枯病学名AlternariadianthiSter.etHall.又称香石竹黑斑病、枝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为害严重,造成重大损失。
  
  症状该病害是一种叶部病害,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老叶易发病。发病初期在叶上出现浅绿色水渍状小点,病斑扩展后,呈褐色圆形或半圆形斑,中央呈灰白色,有的品种有紫色环纹边缘。湿度较大时产生粉状黑色霉层,待空气干燥后,病部扭曲,造成整个叶片枯萎下垂,但不脱落。染病茎从从分枝处和伤口处发生灰褐色条斑,呈不规则形。当病斑绕茎一周时,病部以上枝叶枯死。花梗染病花蕾枯死。
  
  病原该病菌属于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梗成丛,短曲,褐色,具隔膜1-4个。分生孢子倒棍棒形,呈链状,孢子多有喙,浅褐色,尖端处略膨大,孢子呈橄榄色至暗褐色,有隔膜。菌丝生长发育适温25-27℃,孢子萌发25℃。A.dianthicolaNeergaurd称石竹生链格孢,也是该病病原。分生孢子细倒棍棒形,大小55-130×10-16(微米),淡榄褐色,横隔多至14个,纵隔0-2个。
  
  发病特点该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病插条和土中的病残体是主要侵染源,主要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由伤口或气孔侵入,潜育期5-7天。露地栽培在4月下旬开始发病,温室则全年发病。梅雨季节湿度大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大花、宽叶、植株柔软、气孔数量多的品种发病重。生产上用的品种中Sim(白花)、Sole(橘黄花)、Sofori(大红花)等较抗病。连作或露地栽培种植发病多且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合理施肥灌水,调节通风透光,提高植株抵抗力。雨季及时排水,保持适当温湿度,清除周边杂草,及病残物,减少病源。
  
  (2)选用抗病品种。白花、橘黄花、大红花品种较抗病。
  
  (3)实行两年轮作。
  
  (4)化学防治露地栽培种植发生时可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棚室栽培,可以采用粉尘法和烟雾法。粉尘法傍晚关闭门窗后,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用药1kg。烟雾法在傍晚点燃45%安全型百菌清烟雾剂,隔7-9天1次。
  常用药剂百菌清、扑海因、代森锰锌、。

相关信息
  • 香石竹叶枯病 2011-3-11
  • 石竹叶枯病防治 2011-1-03
  • 香石竹种植技术 2012-4-20
  • 怎样繁殖香石竹 2011-9-22
  • 香石竹叶斑病防治 2011-8-23
  • 怎样栽培香石竹 2011-8-23
  • 香石竹养护技巧 2011-7-14
  • 香石竹丝核菌基腐病 2010-12-28
  • 香石竹细菌性立枯病 2010-12-28
  • 香石竹凋萎病 2010-12-15
  • 香石竹的栽培技术 2010-12-01
  • 香石竹的育苗 2010-9-04
  • 香石竹病害防治 2010-8-29
  • 香石竹白绢病 2010-8-29
  • 香石竹灰霉病 2010-8-29
  • 香石竹菌核病 2010-8-29
  • 香石竹枯萎病 2010-8-29
  • 香石竹蚀环病 2010-8-29
  • 香石竹丝核菌立枯病 2010-8-29
  • 香石竹细菌性枯萎病 20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