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害
近两年白粉虱在柑桔温(网)室的发生较为猖獗,尤其是网室桔苗受害更为严重。因其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叶背以口针刺吸汁液,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导致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桔苗枯死;除卵以外,各虫态均能分泌蜜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诱发煤烟病,影响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对结果树而言,导致其果实的品质下降,产量降低。
二、白粉虱形态及其发生规律
1.形态。 (1)成虫:个体甚小,体长约1.5-2.0毫米,淡黄色,翅覆有白色蜡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成虫活动最适温度为25-30℃。 (2)卵:长椭圆形,长0.2-0.5毫米,竖立状,亦有蜡粉,淡黄色,壳平滑。卵以其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保持水分平衡,不易脱落。在25-26℃时,卵期约6-7天。 (3)幼虫:体呈淡黄绿色,固定后开始分泌白蜡粉物。幼虫有四龄,第四龄又称假蛹。一龄期约3-3.5天,体扁平、长椭圆形,长约0.25-0.5毫米;二龄期约2.5-3.5天,体扁平、卵圆形,长约0.38-0.7毫米;三龄期约2.5-3.5天,体扁平、渐成盾形,长约0.54-0.8毫米;假蛹期约6-10天。 (4)蛹:又称第四龄虫,体长约0.8-1.0毫米,白色到淡褐色,通常背面生有11对蜡质刚毛状突起。
2.生物学习性及危害特点。白粉虱在7-8月成虫密度增长较快,8-9月间危害严重,10月中下旬随着气温下降,开始向温室等保护地迁移,继续繁殖危害,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温室白粉虱在温室内一年约可发生10代,发育最低温约5℃,最高温约在40℃。成虫寿命约12-58天,平均30天。完成一世代约需一个月的时间。卵7天后即可孵化,20多天便可羽化成成虫。成虫羽化后24小时就可交配,交配后1-3天即可产卵,每一雌成虫可产卵数约150粒,最多达400粒。也可进行孤雌生殖,其后代为雄性。成虫有趋嫩性,总是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追逐顶部嫩叶产卵,产于植物的嫩叶背面,极少产在叶片正面或茎上。所产下的卵分布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成虫一面把口器刺入叶片组织内,一面以口器插入点为圆心转动虫体产卵,所以产下的卵分布呈半圆形或圆形,每圈约有15-30粒卵;另一种是散产,排列不规则。若虫孵化3天内在叶背可作短距离游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就失去了爬行的能力,开始营固着生活。初孵化的第一龄幼虫有爬行现象,但范围有限,固定后即不再爬行,于固定点刺吸危害。二龄以后触角和足完全退化,再无爬行能力,就固定生活。第四龄幼虫(假蛹)实是包于第三龄幼虫蜕下的硬皮内。成虫从T形裂口破蛹壳而羽化,羽化的时间多集中在上午,初羽化的成虫,不具飞翔能力。约半天后,能做短距离的飞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粉增多,飞翔能力随之增强。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挖除桔园边的冬青、苍耳等寄主植物,提倡温(网)室种植些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蒜黄等较耐低温的作物;温(网)室要尽量彻底清除残株、杂草,并拿出室外处理,随后对温(网)室进行熏蒸灭虫,力争做到定植温(网)室“干净”,通风口封纱阻虫;加强修剪,冬季剪除桔树内膛的弱枝、交叉荫蔽枝,减少越冬基数;夏季对徒长枝、细弱枝、荫蔽枝进行修剪,抹除零星夏季新梢,降低害虫产卵基数,创造利于天敌寄生的生态环境;避免柑桔与柿树混栽,减少交叉危害及冬季越冬场所,已混栽果园,逐步调整为连片果园单一品种;生产期间打下的枝杈、枯黄老叶,应带出室外处理。对无白粉虱的温室要加强保护。
2.生物防治:柑桔等果树的白粉虱主要天敌是粉虱座壳孢,保留果园良性杂草,种植绿肥,就能增加果园小环境湿度,提高粉虱座壳孢的寄生率。在4-5月采集已有座壳孢寄生的柑桔枝叶,悬挂到白粉虱发生严重的果园中,提高寄生率。另还可释放天敌丽蚜小蜂。
3.物理防治:利用温室白粉虱强烈的趋黄习性,于白粉虱发生初期,在棚室内设置1米×0.1米的橙黄色板,在板上涂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每亩棚室设30块。黄板设置于棚室行间与植株高度相平,每7-10天重涂一次机油,可控制白粉虱危害。 4.药剂防治:抓住防治适期用药。白粉虱最佳用药期为幼虫高峰期,在发生量大的情况下,成虫羽化20%产卵即可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当代第一次用药时间=每代成虫羽化20%日期+产卵前期+当代卵期,在发生量大情况下,7-10天后再用药一次。可用10%扑虱灵乳油(又名灭幼酮、优乐得)1000倍液,对粉虱有特效;或用25%灭螨猛乳油(又名甲基克杀螨)1000倍液,对粉虱成虫、卵和若虫皆有效;20%康福多浓可溶剂4000倍液、10%大功臣(一遍净)1000倍、25%阿克泰5000倍、99.1%敌死虫乳油350-400倍(月柿上禁用)、48%乐斯本1000倍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天王星(即联苯菊酯)2.5%乳油3000倍液,功夫(即氯氟氰菊酯)2.5%乳油5000倍液,灭扫利(即甲氰菊酯)20%乳油2000倍液,连续施用,可杀成虫、若虫、假蛹,且对天敌安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
(51064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