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棕天牛

2011/7/15 9:36:24


名称:杉棕天牛
学名:Callidium villosulum Fairmaire
类属:鞘翅目天牛科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形态特征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和四川等地,主要为害杉木和柳杉。
幼虫钻蛀3-6年生衰弱幼树及成年树粗枝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形成扁圆形的弯曲坑道,切断养分和水分的输送,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干枯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12mm。栗棕色,鞘翅略浅,具金属光泽。全身被有稀疏的灰色细毛。头部较短,向前下方伸出。前胸背板由细刻点,两侧缘呈圆弧形。鞘翅肩角明显,密布粗刻点。各足腿节膨大。
卵长椭圆形,长约1mm,乳白色。
幼虫体长10-14mm,初孵幼虫黄白色,老熟幼虫淡黄色,体略扁,口器黑褐色,前脚背板具1对片状的棕色斑。
蛹体长8-13mm,长椭圆形,黄白色。 发生规律 在浙江省1年1代,以成虫在树干或粗枝的木质部蛹室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成虫咬穿表层,作1个羽化孔外出,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成虫出现盛期,以晴朗暖和天气外出较多,成虫飞离被害株,即寻偶交尾。交尾时,雌虫背负雄虫在杉干上不断爬行,交屋多在8-10时,有多次交尾和产卵现象,5月上旬林中仍有成虫活动。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卵期,卵均产于树皮缝隙中,4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在韧皮部和木质部间钻蛀扁圆形的坑道,虫粪和蛀屑充塞其中。8月后幼虫老熟,先后蛀入木质部。9月下旬开始化蛹。10月上旬始见成虫,以成虫越冬。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增强树势;及时砍伐虫害木或虫害枝,4-7月伐木应剥皮处理,8月后伐木及伐枝必须及时烧毁,消灭虫源,减低自然界的虫口密度;另外,在3-5月成虫交尾产卵期间,可人工捕杀。
(2)药剂防治。
①在小面积发生时可以用打孔机注射大力士等内吸性强的药物进行防治。
②天牛的成虫期,特别是羽化高峰期补充营养时进行防治,主要用绿色威雷喷干或补充营养时喷寄主树冠和树干。
③虫害木应进行及时进行除害处理,可用磷化铝或溴甲烷进行帐幕熏蒸,或用绿色威雷从楞垛的上方、两端喷药进行防治。
④遇水、旱、火灾、大片林木生长不良时,在天牛成虫活动期喷洒倍硫磷、杀螟松、马拉硫磷或溴氰菊酯等杀虫剂毒杀. 防治药械

相关信息
  • 杉棕天牛 2011-7-15
  • 柳光肩星天牛 2011-7-14
  • 松天牛 2011-7-14
  • 柏双条天牛 2011-7-14
  • 双条杉天牛 2011-7-14
  • 青杨天牛 2011-7-14
  • 国槐天牛 2007-9-06
  • 如何防治柏双条天牛 2011-8-17
  • 油桐八星天牛 2011-7-15
  • 云杉小墨天牛 2011-7-15
  • 松墨天牛 2011-7-15
  • 云杉大墨天牛 2011-7-15
  • 青杨枝天牛 2011-7-15
  • 枫香刺角天牛 2011-7-14
  • 碧桃红颈天牛 2011-7-14
  • 法国梧桐星天牛 2011-7-14
  • 榕树云斑天牛 2011-7-14
  • 青杨脊虎天牛 2011-7-14
  • 香椿云斑天牛 2011-7-14
  • 杨树天牛防治技术 201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