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青的资料介绍

2011/7/20 22:56:04

百日青百日青亦称“竹叶松”。罗汉松科。常绿乔木,高达25米。叶互生或轮生,线状披针形,一般长7—15厘米,宽0.5—0.8厘米,中脉显著在两面突起似夹竹桃叶。种子球形,位于一肥大肉质的种托上。分布于印度、马来群岛,以及中国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在海南岛,多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木材坚韧,供建筑及制作家具等用。


百日青 - 简介


百日青种中文名:百日青
种拉丁名:PodocarpusneriifoliusD.Don
科中文名:罗汉松科
科拉丁名:Podocarpaceae
属中文名:罗汉松属
属拉丁名:Podocarpus
中国分布:产于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贵州、四川、西藏、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区。
其他国家分布: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沙捞越也有分布。
海拔:100-1000


百日青 - 生物学特性


常绿乔木。叶螺旋状着生,厚革质,条状披针形,常微弯,长7—15厘米,宽9-13毫米,上部渐窄,先端渐尖(萌生枝上的叶较宽,先端常有短尖头),基部渐窄成短柄,上面微有光泽,中脉明显隆起,无侧脉;下面中脉微隆起或近平。雄球花穗状,单生或2-3簇生叶腋,长2.5-5厘米,有短梗。种子单生叶腋,卵球形,长8-16毫米,熟时肉质套被紫红色,着生于肉质种托上,种托橙红色,梗长9-22毫米。 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南部、贵州、云南和四川;越南,缅甸,印度,尼伯尔,印度尼西亚也有。散生于低海拔常绿阔叶林中。材质优良,可作乐器、雕刻等用。


百日青 - 罗汉松科简介


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


常绿乔木或灌木。叶鳞状、针叶条形、披针形或卵圆形。常雌雄异株,稀同株;雄球花顶生或腋生、单生、簇生或穗状分枝,雄蕊多数,螺旋状互生,每雄蕊有花药2,花粉粒有气囊;雌球花腋生或顶生,具数珠鳞,顶端或部分珠鳞具1倒生胚珠。种子球形或卵形,外皮多为肉质,基部多由不孕性珠鳞和种柄顶端结合发育成肉质的种托。


罗汉松科的化石出现于侏罗纪。现存的罗汉松科植物共7属约130余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南温带地区,在南半球分布最多。其中罗汉松属种类最多,次为陆均松属,约20种。


百日青 - 常见种类


桃实百日青品名: 桃实百日青


学名:Podocarpusmacrophyllusvar.nakaii


別名:百日青


英名:Oleanderpodocarp


原产地:台湾特有种


生物学特性


生长型态:常绿中乔木。


桃实百日青叶子描述:叶线形至线状披针形,纸质,先端锐尖至略钝,边缘略呈波浪形,新叶多少带点淡红色。


花的描述:雄球花1至3个簇生,无柄。


果实种子:种子成桃形,顶端歪。故得桃实之名。


生长环境:台湾特有种,仅分布于南投日月潭一带森林中。


养育环境:喜欢充足阳光,即使是夏日艳阳照射,也无害。


用途描述:庭园景观。



品名:丛花百日青



丛花百日青学名:PodocarpusfasciculusdeLaubenfels


科名:罗汉松科


分布地域:台湾特有种(Endemics),分布在台湾北部(NorthernTaiwan)与中部(MidTaiwan),海拔分布范围为1500~2500m。分布地包括宜兰县:栖兰山(Chinlanshan);苗栗县:西势山(Hsishihshan);台中县:鞍马山(Anmashan);台中县:八仙山(Pahsienshan);南投县:乌石坑(Wushihkeng);屏东县:北大武山(Peitawushan)。濒临绝灭(Endangered)。族群分布区小于5000平方公里,实际占有面积小于500平方公里;被严重隔离,生育地少于5个。


生物学特性


丛花百日青为雌雄异株,雄花序原体起源于10月年生枝条的腋芽,雄球花为圆柱形,通常3-6个雄球花簇生。小孢子叶螺旋状排列,形状像叶子,具有1个角形尖端和2个小孢子囊于背轴面。成熟小孢子囊壁具5层细胞,表皮层,3间层,绒毡层。


3月旬时成熟花粉具管核,体细胞,柄核,及3个以原叶核。小孢子囊开裂处表皮细胞小,不具次壁加厚,不具单宁,开裂为纵向开裂。3月初,雌花具1-2略椭圆形胚珠着生在花托,还包括花梗,及2枚苞片着生于花托底部。1胚珠内平均约有5个藏卵器,4月旬,藏卵器之卵细胞和花粉管之功能性雄配子发生受精作用,产生合子,合子经历自由核分裂形成原胚。


百日青 - 极度濒危植物


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徐闻县神州木兰园里“珍藏”着两棵世界极度珍稀濒危植物——长叶罗汉松。


长叶罗汉松原名为百日青,为罗汉松科的常绿乔木,以其修长美丽的叶片闻名于世,其树高可达30米,胸径60厘米。长叶罗汉松得名的由来是因为其果实有一个肥圆而红润的“头”,这就是它的果。还有一个肥胖而柔和的躯干,成熟时呈紫红色,就像罗汉身上披着艳丽的袈裟,这是支撑其头部——果实(种子)的肉质果托,这个果托可食用,甜糯清纯,是美味山珍,可为佛门素食珍品;其种子含油量达30%,榨油是可食用的植物油,也符合佛门要求,当然还可供工业用。其叶片都是长条形,临风飘洒,甚为壮观,四季常青,形如松,把果实和叶片加起来,名之日“长叶罗汉松”。


我们见到这两棵长叶罗汉松高仅有1.38米,树干胸径近3厘米,叶长近30厘米、宽近1厘米。但这两棵长叶罗汉松已有3年树龄。










百日青 - 中国百日青树之最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乡曼真村旁,有一株树龄达250年的百日青树。此树高达24米,胸径96厘米,是中国记录到的百日青树中最大的一株。在离它几十米远的地方,还有另一株树龄200多年,高22米,胸径65厘米的百日青树。百日青(podocarpusneriifolius),是罗汉松科中的孑遗植物,属活化石之一,世界上许多地方已经绝迹。在中国滇、粤、桂、琼、川等地有分布。云南是主要产地。在云南的景洪、勐海、麻栗坡等县海拔540~1300米地带的阔叶林中常可见到。


百日青 - 鸳鸯树


鸳鸯树丹霞山有一株鸳鸯树,生长在丹霞山六祖堂旧址旁边。远看它亭亭玉立如一体,枝叶婆娑不分彼此;近看,则可辨清树干一里一外,两种不同科目的树相互依存。它们的枝叶交错,各现姿容,好像久别重逢的情人,互相拥抱着站立在幽静的山谷间。古人有诗曰:“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可见前人以鸳鸯名此树,不无道理。


相传昔日新婚夫妇游览丹霞时,要两人手拉手地绕着鸳鸯树漫步一圈,以示他们情投意合、白发到老的决心。
这棵鸳鸯树内面的叫百日青,属于罗汉松科;外面的叫笔榕,属于桑科。这不同科目的树是怎样联生在一起的?是先有百日青还是先有笔管榕?这是游客在树下边看边提出的疑问。有识之士答曰:百日青先于笔管榕,它们联姻的媒人是飞鸟。一些鸟雀在百日青树的枝杈上垒巢栖息,采集了一些植物种籽,笔管榕的种子就这样来到了百日青树上萌芽寄生。它的气生根从上而下伸展直到地面,逐渐把百日青的主干紧紧地拥抱着。据考,这棵鸳鸯树中的百日青已经经历了400个春秋,笔管榕也有100岁了。


百日青 - 相关词条


青荚叶杉木檀木石南藤松树柳叶菜刺柏圆柏毛草龙黄花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