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青扦的资料介绍

2011/7/20 22:56:17

大果青扦 - 简介


现状 濒危种。大果青扦分布于秦岭南坡部分地区。长期以来,由于人为的破坏,分布范围已有缩减,除陕西凤县辛家山尚有小片纯林外,其余均呈星散分布,林木稀少,急待保护。 

多生于海拔1300~2200米间的山坡针阔混交林中。适宜气候为冬冷夏凉,秋季多雨,湿度大,土壤为山地棕壤,呈微酸性反应。稍喜光,根系发达,在湿度较大、空气湿润、土壤水分充足的林中,天然更新良好。花期5月,球果9~10月成熟。

由于人为的破坏,分布范围已有缩减,除陕西凤县辛家山尚有小片纯林外,其余均呈星散分布,林木稀少,急待保护。

大果青扦 - 基本特征


2、品质特征:喜湿,耐寒,木材淡黄白色,纹理直,结构粗,轻细软,耐久用。
种质用途:生态防护—水源涵养;园林景观—观株型;用材种类—板材;用材范围—建筑。

大果青扦 - 植物形态

小枝上面之叶向上伸展,下面之叶辐射伸展或小枝下面和两侧的叶向上弯伸,钻形,长1.5-2.5厘米,宽约2毫米,深绿色,先端急尖,横切面近菱形,通常高于宽,每边有4-7条气孔线。
球果长圆状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下垂,长8-14厘米,直径5-6.5厘米,成熟时淡褐色或褐色;种鳞斜方状五角形,长2-2.7厘米,宽2-3厘米,先端宽圆或近三角状;苞鳞短小,长约5毫米;种了倒卵圆形,长5-6毫米,种翅宽大,倒卵状,长1.5-2.2厘米,宽约1厘米。

大果青扦 - 分布与生活习性

一、地理分布

零散分布于河南西南部内乡,湖北西部兴山,巴东、神农架,陕西南部户县、宁陕、佛坪、周至、太白、留坝、凤县,甘肃天水、微县,岷县、舟曲等地。多生于海拔1 30 0-2 200米间的山坡针阔混交林中。
二、生活习性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分布区的气候是冬春干冷,是夏凉,秋季多雨,湿度大,年平均温10- 12℃,年降水量700-900毫米。土壤为山地棕壤,微酸性反应。稍喜光,根系发达,在湿度 较大、空气湿润、土壤水分充足的林中,天然更新良好。
主要伴生树种有红桦Betula albo- sinensis Burkill 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 Maxim. 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 s Van Tiegh.、陕西花楸Sorbus koehneana Scheid.等。花期5月,球果9-10月成熟。

大果青扦 - 保护价值与措施

保护价值:
大果青扦系秦岭特有种,因破坏严重,残存林木极少,其种鳞宽大,极为特殊, 对研究植物区系、云杉属分类和保护物种均有科学意义。树干通直、木材优良、为建筑、家 具等良材。
保护措施:
在有大果青扦的自然保护区和林场内,应注意保护,积极繁殖。其它产区也应加强管护,禁止采伐,促进母树结实和天然更新,并积极开展育苗、造林,扩大分布范围。

大果青扦 - 繁殖培育


云杉属种子休眠习性不一致,有的需要短期低温层积,一般经过45度始温浸种24小时消毒催芽后播种即可。云杉种子发芽的有效温度为8度,适宜早春播种。由于苗木自然死亡率较高,适当密播,撒播,每亩播种量7-9公斤,拌沙覆土0.3-0.6厘米,盖草或薄膜,播种后7-15天幼苗出土。幼苗对干燥的抵抗力弱,耐阴湿,应经常浇水以保持湿润,对阳光抵抗力弱,接草后应架设荫棚,以避免日灼危害。苗木生长缓慢,一般当年不进行间苗。幼树期易受晚霜为害,故多设荫棚、栽植在高大苗木下方,冬季进行保护防御。云杉不易移植,多采取带土移植,移植时应仔细操作,减少对根系和枝叶的伤害,以提高成活率。云杉生长速度缓慢,10年内高生长量较低,后期生长速度逐渐加快,且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旺盛的生长。栽培过程中需要通过养护保持云杉的良好树形,形成树形端正,呈圆锥形,枝叶茂密、上有顶枝、下枝能长期生存,不露树脚的形态。

大果青扦 - 科属简介


叶、芽鳞、雄蕊、苞鳞、珠鳞和种鳞均螺旋状排列。叶线形或针形;基部包有膜质叶鞘。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稀苞腋)或枝顶,稀簇生(金钱松、油杉),具多数雄蕊,每雄蕊具2花药,药室纵裂、横裂或斜裂。花粉的两侧有显著的气囊或无气囊(落叶松、黄杉)。雌球花由多数苞鳞和珠鳞组成,每珠鳞的腹(上)面基部着生两枚倒生胚珠,受精后珠鳞迅速增大发育成种鳞。
球果直立或下垂,当年成熟或翌年(稀第三年)成熟;种鳞扁平,木质,稀近革质,宿存或熟后脱落(冷杉、雪松、金钱松);苞鳞生于种鳞的背面,彼此离生,仅基部合生,较长而外露或不露出,或短小而位于种鳞基部;种子具膜质长翅,稀无翅或近无翅(个别松树),下面有树脂囊或无;胚具2~16枚子叶,发芽时出土,稀不出土(油杉)。
松科植物染色体少,基数基本一致,x=12,稀为13。
本科共10属约230种,主产北半球(仅松属的个别树种分布达南半球),为森林的主要树种,亦是发展林业的主要造林树种,如松属、云杉属、落叶松属、冷杉属、铁杉属和黄杉属。

大果青扦 - 相似物种


二、青杄(P.wilsonii)树高达50米,胸径1.3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内蒙古(多伦、大青山)、河北(小五台山、雾灵山)、山西(五台山、管涔山、关帝山、霍山)、陕西南部、湖北西部、甘肃中部及南部洮河与白龙江流域,青海东部、四川东北部及北部岷江流域上游等海拔1400~3000米地带,为国产云杉属中分布较广的树种之一,常成纯林或与其他阔叶树混生。

大果青扦 - 相关报道

一、

保康县残遗大果青扦亟待抢救

2008年10月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孙宝胜教授专门致函保康县五道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建议该局对保康境内残遗的大果青扦进行抢救性保护。

大果青扦为松科云杉属常绿乔木,是中国特有树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少有群落分布。2008年9月,负责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大果青扦保护课题的孙宝胜教授从英特网上了解到保康县五道峡保护区境内施家沟有大果青扦分布,于9月22日专程深入施家沟深山老林进行调研。

孙宝胜教授讲,大果青扦分布于秦岭至神农架之间,其中秦岭南坡是主要分布区。据他多年对大果青扦的访问调查和实地踏查,只在秦岭南坡少数几个县找到十余株,而且均是单株生存,树下没有小苗,濒临灭绝。而在保康大果青扦分布区域,他不仅发现了132株树高30米、胸径40厘米以上的大树,而且更惊喜地发现林下小树小苗较多,而且呈不同龄级。

孙宝胜教授呼吁,大果青扦正处于极危濒临灭绝状态,保护好它的生境和树木本身,十分重要。

二、湖北保康对大果青扦进行监测

2005年11月以来,湖北省保康县林业局组织科技人员对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大果青扦群落进行了监测。
  
大果青扦为松科云杉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树种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鲜有群落分布,而在保康五道峡自然保护区海拔1320米的施家沟却分布有1000多亩、5000余株的群落,其中树高30米、胸径40厘米以上的达132株。
  
保康县林业局于2004年11月开始,开展了群落的动态研究,认为保康很有可能是大果青扦的残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