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苗木供应
最新供应
普通供应
苗木求购
最新求购
会员求购
最新报价
产品图片
苗木黄页
资源专题
站务指南
注册
登录
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道路绿化
>> 详情显示
苗木供应
苗木求购
苗木报价
苗木企业
产品图片
苗木栽培
苗木行情
花卉养殖
相关资讯
苗木品种
果树苗木
供应热搜:
法桐
白蜡
国槐
雪松
樱桃苗
核桃苗
连翘苗
苹果苗
桂花
•
今日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0
条
•
手机访问:www.hm160.cn或搜索天天苗木网
•
手机也可以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
二针松疱锈病(硬松干锈病)
2011/7/5 13:29:03
【分布及危害】二针松疱锈病又称硬松干锈病。分布世界各地。为害双维松中的多种二针松和三针松。据国外资料,本病在欧洲的英、法、意等国侵染欧洲赤松(Pinussylvestris)、海岸松(P.pinaster)、欧洲黑松(P.nigra)、意大利果松(P.pinea)等。我国目前已知樟子松(P.sylvestrisvar.mongolica)、油松(P.tabulaeformis)、马尾松(P.massoniana)、黄山松(P.huangshanensis)、云南松(P.yunnanensis)、思茅松等均发生疱锈病,发病率一般为5%~10%,重病林分可达40%。病树的韧皮部被破坏,高生长,粗生长和针叶长度都受一定的影响。幼林较成林发病重,当年主干受害的幼树,大多数于次年春季死亡。随着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大,病害亦将继续蔓延和加重。
【症状】病害发生在针叶及枝干的皮部。各种寄主松树所表现的症状基本相似,只是由于地区不同在时间上稍有差异。针叶被侵染后出现退绿点斑,并逐渐变为红褐色。枝干初病时,皮部松软且略显粗肿,在皖西大别山区,9月中旬前后,从病皮溢出桔黄色至桔红色的蜜滴,内中混有大量的性孢子。蜜滴消失后剥皮可见红褐色血迹状斑。翌年4月上、中旬,病皮产生裂缝,露出扁平柱状或不规则形的黄白色至桔黄色疱囊,即锈孢子器。2~5天后疱囊便可破裂,5月中旬为破裂高峰,散放出大量的黄色锈孢子。连年发病的枝干,病皮表面粗糙,并具有不同程度的流脂现象。发病严重的幼树,生长明显下降,抽出的新梢很短,大部分针叶萎垂,在被害主干和侧枝的上方均出现丛生小枝。当病皮绕枝干一周时,则导致上部枯死或整株死亡。
本病于6月以后,在转主寄主植物的叶片以及嫩茎、萼片、果实上,产生桔黄色疱状夏孢子堆,7月初至9月中旬,在夏孢子堆中或周围,长出红褐色毛状的冬孢子柱。叶片感病时,在孢子堆周围的叶正面组织褪绿变为黄色或褐色,有的并产生坏死斑,严重时叶片枯萎。
【病原】病原菌为松芍药柱锈菌[Cronartiumflaccidum(Alb.etSchw.)wint.],具有长循环型的生活史,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产生在松树枝干上,夏孢子和冬孢子阶段产生在转主寄主植物的叶片上以及嫩茎、萼片、果实上。据国内外资料记载,本病菌的转主寄主植物有很多种,分属于芍药科、玄参科、毛茛科、马鞭草科、龙胆科、凤仙花科、萝藦科、爵床科、旱金莲科等。我国已报道的转主寄主植物,在东北地区有芍药科的芍药和赤芍,陕西和安徽有玄参科的阴行草、腺毛阴行草和松蒿,云南有毛茛科的滇北翠雀花等。现将皖西地区马尾松和黄山松疱锈病菌形态描述如后。
性孢子器着生于松树枝干的皮层下,扁平,子实层无限扩展,性孢子梗直立成排,顶端着生性孢子;性孢子单胞,无色,梨形,1.9~3.8μm×1.4~2.5μm。锈孢子器产生于性孢子器下部皮层,并突破树皮成桔黄色扁平柱状或不规则疱囊状,高2~6mm,直径2~3mm,包被白色,由几层梭形细胞组成,锈孢子在锈孢子器中呈串珠状排列;单个孢子黄色,卵形或椭圆形,21.3~34.2μm×14.0~25.5μm。在扫描电镜下可见锈孢子表面有一具网纹的平滑区,其余部分具塔形小疣,疣的基部向顶端逐渐变窄,有4~7层环纹。
夏孢子堆着生于阴行草,腺毛阴行草和松蒿的叶背、嫩茎、萼片及果实上,桔黄色;单个夏孢子鲜黄色,卵形至椭圆形,18.2~26.6μm×11.4~19.0μm,在扫描电镜下,司见夏孢子表面具稀疏的三角短刺,刺顶端稍弯曲。冬孢子柱红褐色,毛状,直立或弯曲,散生或聚生于夏孢子堆中或周围,400~1254μm×26.6~135.4μm;冬孢子淡褐色,光滑,梭形,28.5~61.6μm×11.4~19.0μm。冬孢子成熟后即萌发生膝形担子,担孢子着生在担子小梗上,并在与小梗相连处有一小乳突,担孢子球形,直径7.4~11.4μm。
我国樟子松、赤松、油松等疱锈病菌形态与上述基本相同,但各种孢子器及孢子的大小则互有差异。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在罹病的枝干韧皮部组织中越冬。菌丝多年生,蔓延于细胞间隙,并有部分菌丝挤破细胞而侵入胞腔内。未枯死的病枝干,年年于9月中旬前后在病皮上溢出蜜滴,为性孢子混合液。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从病皮裂缝中伸出疱囊状的锈孢子器、锈孢子成熟后,随着疱囊破裂而散出。锈孢子最适在20℃及相对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萌发,经风传播侵入邻近的阴行草、腺毛阴行草及松蒿等转主寄主的叶片和嫩茎,5~12天后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最适在25℃及相对湿度90%以上的条件下萌发,并重复侵染上述三种转主寄主植物。7~9月,在夏孢子堆中或周围陆续出现冬孢子柱,成熟的冬孢子在18~20℃及保湿的条件下,经4小时就开始萌发产生担子及担孢子。担孢子经风传播侵染松树针叶,而后菌丝由针叶延伸至侧枝皮层,也有可能担孢子萌发直接侵入嫩枝皮中。关于从担孢子侵染松树发病,其潜育期需要几年,目前尚不清楚。
病害发生与大气因子有密切的关系,疱囊的出现早迟与4月上旬温度高低呈正相关,当旬平均温度在15℃以上,疱囊出现早,反之则迟。降雨对疱囊的破裂有促进作用,并且大雨还能冲刷疱囊。风则对病原菌的传播起着媒介作用。
皖西大别山区松疱锈病的发生,呈流水线分布和群集状分布,而且阴坡发病重于阳坡,林分郁闭度大于0.6,发病率高。海拔1000m左右的山谷盆地,终年温湿度均较高,病害发生最重。据观察,一般4~6年生的幼林发病较重,3年生幼林和10年生以上的松林则较轻,马尾松较黄山松发病多。抚育管理差、通风透光不良的幼林,发病也多。
【防治措施】
I.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划定疫区,禁止疫区的苗木、幼树外运。对发病率40%以上的幼林,要及早进行小块皆伐,而后补造其他树种。苗圃应定期向幼苗喷药,以防止病菌的侵染。
2.间伐和修枝:这项措施对防除病害有重要作用。在发病率不超过10%的林分中,适时进行间伐,并清除林分内所有的感病林木,保持林间通风透光及良好卫生状况,并维持郁闭度在0.5~0.6的范围,是减轻病害的有效办法。修剪病枝,特别是除去靠近主干的病枝,也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因为大多数的发病部位都是在侧枝上,如能及时修除,则将减少每年的侵染来源。又由于修剪病枝,病皮下的多年生菌丝,亦随之消除,从而免去了后患。
3.药剂治疗:一般应用在轻病树、幼树和苗木上。根据各地试验结果:50%托布津500倍柴油溶液、25%粉锈宁500倍柴油溶液、松焦油、硫酸铜40倍溶液以及敌锈钠200倍溶液等,涂干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在苗木上则使用1%波尔多液、代森锌500倍溶液等保护剂,可以预防病菌的侵染。
此外,造林时应尽量避开阴坡、半阴坡、山谷盆地、洼地以及缓坡排水不良,灌木草丛多的地块。多造松阔混交林,少造松树纯林。
相关信息
□
二针松疱锈病(硬松干锈病)
2011-7-05
□
麻竹竹秆锈病(竹褥病)
2011-1-21
□
垂柳锈病
2011-7-15
□
佛肚竹锈病
2011-4-20
□
五针松疱锈病
2011-1-21
□
三角枫锈病
2010-12-30
□
海棠锈病
2010-8-29
□
合欢锈病
2009-5-22
□
油松锈病
2009-4-02
□
秋海棠锈病
2009-3-29
□
贴梗海棠锈病
2009-3-28
□
桧柏锈病
2007-12-04
□
药用植物油松(松香)针锈病
2009-4-02
□
竹秆锈病
2011-10-24
□
落叶松褐锈病
2011-7-15
□
红松疱锈病
2011-7-15
□
刚竹秆锈病防治
2011-7-05
□
红松松针锈病防治
2011-4-27
□
樟子松松针锈病防治
2011-4-27
□
柳树干锈病
2011-4-2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最新苗木资讯信息
苗木种植后的养护
栽植后回填土应尽量多填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
苗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反季节种植的苗木起挖前的准备工作
苗木属地对比
今日苗木求购信息
0条
河南求购胸径10公分乌桕
江苏求购胸径14公分银杏树
山东求购17公分速生白蜡
江苏求购地劲14公分美人梅
江苏求购12公分樱花
广东求购栾树15分 全冠10分腊肠
平台指南
入员注册
苗木求购信息
平台更新
通知公告
站点导航
二维码汇总
会员服务
苗木求购
管理登录
最新报价
认证展示
店铺布置
苗木价格
使用帮助
证照认证
登录答疑
注册流程
配图上传
微信访问指南
二维码设置
站务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发展历程
手机访问
注册条款
扫码访问
站点地图
天天苗木网
:中国绿化苗木信息服务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
QQ
客户端
手机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