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褐锈病

2011/7/15 9:37:59


名称:落叶松褐锈病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症状
3. 病原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落叶松褐锈病是危害落叶松的重要病害。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尖端或近中部出现退绿小斑,逐渐扩大,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叶背面形成夏孢子堆,直到9月中旬仍可产生。夏孢子堆初寄生于叶表皮下,奶油色或赭黄色形成圆形小丘状隆起,叶表皮夏孢子堆破裂后露出铁锈色至血红色的粉状物,夏孢子成熟后飞散,最后在夏孢子原基处留下痕迹,这时在叶片上形成段斑,8-9月在叶背面产生3-5个黑褐色凸起于叶表面的小粉堆,即冬孢子堆。随着病害的发展,冬孢子堆数量逐渐增加,此时针叶萎黄,逐渐干枯脱落,使树木生长势减弱,影响落叶松的生长,严重的导致树木死亡。
病原 落叶松褐锈病由担子菌亚门的落叶松拟三胞锈菌引起,该菌为同主寄生菌,在落叶松上能够完成发育循环。
发生规律 落叶松褐锈病主要发生在苗圃和幼林内。1-2年生的苗木和3-6年生的幼龄林受害严重,大树受害轻。于9月下旬以落地针叶上的冬孢子越冬,越冬的冬孢子在适宜条件下5小时即可萌发,翌年的6、7月就能发病。一般降雨多、湿度大发病严重;干旱、湿度小发病较轻;冬季温度低,第二年发病轻;冬季温度高,第二年发病重。常集中连片发生,落叶松褐锈病发生的地块常有落叶松早落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可采用百菌清油剂低量喷雾防治苗圃地和幼林内发生的落叶松褐锈病,防治效果达到58%。也可在5-6月发病前喷洒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能够起到预防作用。
2.可于春秋两季把林地、菌圃地内落叶松落叶集中成堆,点燃烧毁,可降低落叶松的发病率,但要注意防火。在苗圃地内还要注意苗木栽植不能过密,通风降湿,防止徒长,提高抗病力。
3.对于已经郁闭的林分,可利用百菌清烟剂放烟防治,防治效果也十分明显。 防治药械

相关信息
  • 落叶松褐锈病 2011-7-15
  • 落叶松褐锈病防治 2011-1-20
  • 落叶松褐锈病的综合防治 2008-5-13
  • 落叶松杨锈病防治方法 2008-5-23
  • 垂柳锈病 2011-7-15
  • 佛肚竹锈病 2011-4-20
  • 五针松疱锈病 2011-1-21
  • 三角枫锈病 2010-12-30
  • 海棠锈病 2010-8-29
  • 合欢锈病 2009-5-22
  • 油松锈病 2009-4-02
  • 秋海棠锈病 2009-3-29
  • 贴梗海棠锈病 2009-3-28
  • 桧柏锈病 2007-12-04
  • 二针松疱锈病(硬松干锈病) 2011-7-05
  • 落叶松八齿小蠹 2011-7-15
  • 落叶松叶蜂 2011-7-15
  • 落叶松枯梢病 2011-4-22
  • 落叶松图片 2007-12-19
  • 竹秆锈病 201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