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齿花楸的资料介绍

2011/7/22 23:19:16

少齿花楸 - 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少齿花楸

种拉丁名:Sorbusoligodonta(Card.)Hand.-Mazz.

系中文名:两色系

系拉丁名:Ser.DiscoloresYu

组中文名:复叶组

组拉丁名:Sect.Sorbus

属拉丁名:Sorbus

海拔:2000-3600

少齿花楸 - 植物形态

少齿花楸,乔木,高5—15米;小枝细瘦,圆柱形,红褐色,被稀疏皮孔,幼时无毛;冬芽长卵形,先端急尖,外有数枚红褐色鳞片,无毛或边缘具锈褐色柔毛乙奇数羽状复叶,连叶柄共长15--20厘米;叶柄长2.5—3.5厘米;小叶片(4)5--6(8)对,间隔1.2--2厘米,基部的小叶片常较中部者稍小,椭圆形或长圆椭圆形,长3—6厘米,宽1--2厘米,先端圆钝或有短尖头,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边缘大部分全缘,仅先端1/3部分以上有少数锯齿,两侧各有锯齿2—10,上下两面均无毛或下面在中脉基部有极少数柔毛,侧脉7--14对;在叶边弯曲成网状;叶轴无毛,上面有沟;托叶膜质;早落。复伞房花序具多数密集在花轴顶端的花朵,总花梗和花梗无毛或有极少数柔毛;花梗极短,长约2毫米;花直径6--7毫米;萼筒钟状;外面常无毛,内面稍具柔毛;萼片宽卵形,先端圆钝或急尖,外面无毛,内面近先端微具柔毛;花瓣卵形,长4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圆钝,黄白色;雄蕊20,比花瓣短;花柱4—5,基部有柔毛,短于雄蕊。果实卵形,直径6—8毫米,成熟时白色而有红晕,先端有宿存闭合萼片。花期5月,果期9月。

少齿花楸 - 地理分布

产云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省西部。生于山坡或沟边杂木林内,海拔2000—3600米。

少齿花楸 - 本种提示

本种与湖北花楸S.HupehensisSchneid.甚为近似,区别仅在于本种小叶片多圆钝,边缘锯齿数目极少,上下两面无毛或仅在下面中脉基部附近有极稀疏柔毛。J.Cardot根据J.M.Delavay在云南所采标本将本种定名为两种:Pirusglab-rescensCard.和PirusoligodontaCard,前者系花枝,具小叶4—6对,两面无毛,仅叶边有少数柔毛;后者系果枝,具小叶6—7对,两面无毛,仅在下面中脉基部有少数长柔毛,应列为同物异名,故合并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