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中文名:维西花楸
种拉丁名:Sorbusmonbeigii(Card.)Yü
国内分布:产云南西北部,海拔2500—2900米。模式标本采自维西茨柯。
海拔:2500-2900
系中文名:西南系
系拉丁名:Ser.RehderianaeYu
组中文名:复叶组
组拉丁名:Sect.Sorbus
属中文名:花楸属
属拉丁名:Sorbus
亚科中文名:苹果亚科
亚科拉丁名:Maloi
deaeWeber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维西花楸(学名:Sorbusmonbeigii)为蔷薇科花楸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500米至29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奇数需毛需羽状复叶,连叶柄共长10--15厘米,叶柄长2—3.5厘米;小叶片6--8(--10)对,间隔约1.3厘米,顶端和基部的稍小,长圆形或椭圆长圆形,长2—4厘米,宽0.9--1.2厘米,先端通常圆钝,基部觉楔形或近圆形,侧稍偏斜,边缘除基部全缘外均有锯齿(15--20),齿尖向内合拢;上面暗绿色,幼时具稀疏柔毛,下面浅绿色,在中脉上和边缘有柔毛;叶轴两侧微具窄翅,被柔毛,上面有浅沟;托叶草质,大形,有锯齿或全缘,花后宿存。复伞房花序具多数密集花朵,总花梗和花梗被柔毛;花梗长2—4毫米;花直径8—10毫米;萼筒钟状;外面有柔毛,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稍钝或急尖,内外两面被柔毛;花瓣近圆形,有短爪,长3.5—5毫米,宽几与长相等,白色,内面微具柔毛或无毛;雄蕊20,长约为花瓣之半;花柱4,约与雄蕊等长,无毛,基部合生或近离生。果实卵形,直径6—8毫米,桔红色,先端有宿存闭合萼片。
产云南西北部,海拔2500—2900米。模式标本采自维西茨柯。
本种极似川滇花楸S.VilmoriniiSchneid,惟后者小叶片对数较多(9—13对),叶边锯齿较少(4—8),托叶钻形,膜质,早落,可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