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格海棠丽格海棠,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杂交种,茎为肉质多汁,根为须根系;茎枝肉质、多汁;单叶互生,心形,叶色多为绿色,也有的为棕色;花形多样,多为重瓣,花色有红、橙、黄、白等,变化繁复,令人叹为观止。丽格海棠不形成种子,可通过扦插或组织培养繁殖。
学名:Begonia×hiemalis
英名:Riegerbegonia
别名:玫瑰海棠
科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
叶:单叶,互生,歪基心形叶,叶缘为重锯齿状或缺刻,掌状脉,叶表面光滑具有腊质,叶色为浓绿色
花:短日开花植物,重瓣,花色有红、黄、白及橙色,花期冬季
丽格海棠为须根系,株形丰满,株高20~30厘米,枝叶翠绿,茎枝肉质多汁。单叶互生,不对称心形,叶色多翠绿,少有红棕色。花形多样,多为重瓣,花色丰富,有红、橙、黄、白等,花朵硕大、色彩艳丽,具有独特的姿、色、香;而且花期长,可从12月持续至翌春4月。丽格海棠的枝叶、花蕾、花序、花朵均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冬季室内高档盆栽花卉品种,近年来已成为花卉市场的新宠;多用于家庭几案、桌饰、窗饰、宾馆大堂、客厅、餐厅和会议厅堂摆放,还可剪取花枝作艺术插花花材,是冬、春季美化室内环境的重要花卉,也是国际十大盆花之一。盛花期为4至6月和9至12月。性喜温暖、湿润、半荫环境,
生长习性:丽格海棠喜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的栽培环境,对光照、温度、水分及肥料要求比较严格
丽格海棠可以分为3个品种系列:巴科斯品系,复瓣花娜佳品系,半复瓣花,其他品系部分复瓣、部分半复瓣。
丽格海棠是一种定量型短日照植物。这就是说植株开花不一定要求真正的短日照,一旦达到一定数量的叶片也开花。但是这样开花是不整齐的,而且花朵数少,栽培时间将加长并且更加难于计划生产。销售以后,丽格海棠可以放在室内也可以放在室外,是优秀的庭院和花坛植物,6至8周的盛花期。巴科斯品系被认为最适合室外种植。
丽格海棠可以周年栽培。从9月到第二年4月份需要人工光照,可以使用拟光灯、普通灯泡或日光灯。根据季节、花盆规格、气候和光照量不同,丽格海棠的栽培时间为10至13周不等。
丽格海棠新品37p基质:丽格海棠喜欢排水良好的基质,如椰糠、泥炭土、蛭石、珍珠岩、炭化树皮等,我们建议采用用80%高纤维的泥炭土20%珍珠岩
种苗:丽格海棠的种苗可以供应无根苗或带纸杯的生根苗。无根苗包装在泡沫箱中,而生根苗要经过分选后再用30穴的托盘发运。
花盆规格:丽格海棠大多用12或13厘米的塑料花盆栽培。有些花圃仍然用13厘米的泥盆种。近年来其他规格的花盆用得越来越多,如17厘米的花盆种2株,甚至更小的花盆如8、9或10厘米的。
生根:无根插穗在收到货后一定要扦插在纸杯里,或者直接扦插在最终花盆中。扦插后,用透光的薄膜覆盖直到成活,此后用打好1厘米孔洞的乳白色薄膜覆盖小拱棚。薄膜应当在苗床上充分展开,使得薄膜下面的气候条件更容易控制,并防止薄膜接触种苗。7至10天后,白天撩开两侧薄膜给扦插苗换气。10至14天后薄膜可以完全去掉。在生根阶段必须提供基质加热,温度为20至23℃。
2.扦插法
秋末冬初,在对植株修剪定型时,可将剪下的新生枝条作插穗。丽格海棠可以枝插,也可以叶插。枝插时,枝条长短要适度,用刀片将枝条下部切成马蹄形;叶插时,要选用生长旺盛六分成熟的叶子,将叶柄下端用刀片斜切。扦插基质为蛭石粉或素砂,已污染的基质要消毒再用。将插穗插入后要浇透水,但叶面上不可积水。而且用塑料膜将其罩上,放于散射光处,适当通风,避免高温。约3周插条就可发根。当见有新叶长出时,说明已发根。用枝插法获得的植株没有地下块茎。插叶经过3周后叶柄下部也可长出须根,但需再经一个半月才能从叶柄下部长出不定芽,并逐渐出土。照片2便是用插叶培养的植株。
3.组织培养法
这是快速获得大量花苗的有效方法,在家庭条件下也可获得成功。在生长迁盛季节,以发育良好的叶片为外植体,在一定的培养基中,经过无毒外植体的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就可得到大量的脱毒种苗。这种方法投入较大,只有在大量生产时才采用。
2、短日照处理
暗处理
为了促进花芽形成,在3至9月期间丽格海棠应当暗处理,通过短日照处理对栽培周期的缩短效果随着接近最长日而增加,暗处理应当从17:00到来日早8:00进行。当枝条长到5至7厘米长时开始暗处理。
通过提早或推迟短日照处理开始的时间,可以影响最后植株的大小。为了取得良好的花芽分化,要根据天气、栽培和品种条件提供7至14天的暗处理,结合短日照处理使用生长调节剂时要小心。当短日照处理“过长”和生长调节剂使用“过量”的时候,营养发育可能停滞。
为了暗处理,使用黑色塑料膜,或者Tablesol,黑色丝网塑料遮阳幕完全不透光。薄膜或幕布下面的温度一定不要超过25℃,不然的话将增加生长停滞以及染上灰霉病的机会。在气温高的日子,晚一点开始暗处理并延长早晨的处理时间。从9月至来年3月份,由于自然短日照只要打破一定时期的光照即可
3、气候条件
根据植株发育的阶段必须保持的温度。上盆后必须保持20℃至21℃。大约过4至5周之后温度可以降低到18℃至19℃,温度为20℃时可以进行通风,在栽培的末期温度可以降低到17℃至18℃。
栽培期间保持75%至85%的相对湿度。由于增加了灰霉和细菌病害的风险所以要避免较高的相对湿度,比如定时供暖和通风。
4、施用二氧化碳
对于植株的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产生更强壮的叶片和更深的叶色。从经济角度看,最适宜的浓度为600ppm至700ppm。从太阳升起2小时后到日落前1小时施用该剂量,无论如何应当在开始通风1小时后施用。通风将促进较大的蒸腾并增加水和肥料的摄入,因此植株可以更好地冷却。如果使用拟光灯补光,建议在补光期间施用二氧化碳。
5、注意:二氧化碳可以施用纯品,通过使用热风炉或者通过供暖装置施用中等剂量。
遮阳栽培丽格海棠要有尽可能充足的光照,这样会提高产品的质量。在春夏季节当光照强度超过40,000勒克斯时建议遮阴。在玻璃上加浅白色遮阳幕将提高夏季月份的质量;遮阴不足将导致开花延迟以及对叶色的负面影响,如出现叶色过浅或过红。但是,过度遮阴将产生瘦高植株。
丽格海棠对养分缺乏或养分过多都很敏感,因此施肥应薄施,可用15-5-15或20-10-20的复合肥,维持溶液的PH值在5.0-6.0之间。以已溶解的液肥的含氮量计,每周施一次肥的氮的浓度为250-300PPM;一周三、四次或天天施肥,氮的浓度为100-200PM比较合适。同时也可选用丽格海棠专用肥
4、整型修剪 在生长期间要进行摘心,促使植株萌发侧枝,以达到株型丰满,还应及时去除多余的花蕾,以免造成养分的大量消耗而影响其它花朵的发育。
5、水分和湿度 丽格海棠具有肉质根茎,根系纤细、容易受损,因此适当的水分供应显得特别重要。水分供应不足会影响植株生长,过湿时轻则导致植株生长缓慢、茎干变软,重则引起茎根病害。因此,淋水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同时淋水时注意不要沾湿叶子。
丽格海棠前期的生长需要较高的相对空气湿度,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85%。在南方,中午应经常向地面洒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北方由于天气比较干燥,温室内加湿是必要的,但须注意在下午太阳落山时要保证叶面不要沾有水珠。当形成花蕾后要注意降低相对湿度,使其维持在55-65%的水平。
湿度维持在70-80%可以有效地控制白粉病和灰霉病。注意空气流通以预防湿气在叶片上凝结成水。黄昏时注意保持叶面干燥。一早浇水以确保到黄昏叶片能变干。
6、光的控制 在南方,栽培初期室外的光强一般达到6-8万勒克斯,同时此时的温度也在25℃以上,因此需要70%以上的遮光。到10月下旬温度下降后可适当增强光照,到11月中旬开始短日处理后,应尽量让其有充足的阳光,光强可到2-5万勒克斯。北方的种植者在最初上盆的两周内应注意遮荫,开始正常生长后,应使植株充分接受光照。在出货前两周又要注意遮荫,以延长货架寿命。
1.丽格海棠全球年销售量:90000000株。
2.主产区:欧洲、亚洲。丽格海棠销售量在荷兰呈上升趋势,同时市场对高附加值的成品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荷兰,生产商已投入越来越多的成本对成品进行包装及宣传。
3.在中国,丽格海棠以其丰富亮丽的颜色和较短的生长周期,越来越受到中国种植商的青睐。
顶芽螨:抑制植株生长,使新叶变硬或成线状。
绿蝇:使叶片变形,上面带有黄色的小孔。
线虫:使叶片顶尖处带微红色,叶片中间部位的叶脉变得光滑、灰暗。
蓟马:使花褪色,刚长出的新叶变形。
细菌病:如果用干净的原材料是很少发生的,一但出现细菌病害很难应付,建议提前预防和保护。
灰霉病:通过控制气候条件,可以阻止发病。
镰刀霉:繁殖一些健康的植株,很容易避免发病。
霉病:用硫磺雾化器每晚喷1至2小时,用以防止病害发生,注意时间过长会使花受到损伤。
生理病害:红叶病:经常在高温或强光下频繁浇水会发生,多遮阴、多浇水会改善这种情况。
灰斑病:一般发生在相对生长较低的叶片边缘,或是在叶片腹面上有许多小斑点,这完全是由于pH值过低或铵的浓度过高引起的,应该改变化肥的浓度与配制。
有斑点的叶子:经常发生在植株最高处的叶片上,可能是由于pH值过高的原因。应用0.75毫克/千克硫酸铵和0.5毫克/千克硫酸钾混合液加水每天浇1至2次,1至2周后问题可得到有效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