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海棠的资料介绍

2011/7/19 22:26:26

竹节海棠 - 植物特征
茎直立,茎节肥厚,呈明显的竹节状。叶为偏歪的长椭圆形,叶表面绿色,有许多白色小斑点;背面紫红色,花小,鲜红色或粉红色,极为绚丽;成簇下垂,夏秋开花,花期很长,是人们颇为喜爱的盆花之一。多年生小灌木,全株无毛。叶互生,坚硬,长圆形而偏斜,边缘波状,表面绿色,有多数白色小斑点,叶背深红色,花及花梗深红色,小花下垂,雌花3翼,雄花4瓣。


竹节海棠 - 植物性状
植株体为直立或披散状亚灌木,茎木质,具明显的呈竹节状的节;叶厚肉质,大型,叶基部心形且偏斜,腹面有特殊的多数圆形小斑点,背面红色


竹节海棠,姿态优美,犹如彩蝶飞舞。若家庭盆栽,夏季置于院中棚架下尤为适宜。竹节海棠性喜散射光照,夏季怕直射阳光,所以在炎夏酷暑季节,只要妥善养护管理,就能叶碧花繁。


修剪整型盆栽竹节海棠如植株过高影响观赏时,可结合翻盆对过高的枝条进行重剪截短,促其抽生新枝、多孕蕾、多开花并保持优美的株型。


竹节海棠 - 生长习性
竹节海棠性喜散射光照,夏季怕直射阳光,所以在炎夏酷暑季节,必须妥善养护管理,才能叶碧花繁。竹节海棠为四季观赏花卉,一年四季都开放出暗红色花朵,花色艳丽。茎干绿色粗壮有节犹如竹竿,故名竹节海棠。其叶子较大,表面有稀疏的白点,叶背面为红色,以独特的风姿赢得了男女老幼的喜爱。


竹节海棠 - 繁殖栽培
繁殖可以用播种、扦插、分株及组培法。播种常年皆可进行,四季海棠种子极小,与细沙混合撒播,播种土为草炭土,播后可以覆极薄的一层细土,也可以不覆土,浸盆后盖上一层报纸遮光,其上再盖一层薄膜或玻璃板保湿,发芽的过程应保证土壤湿润,温度保持在20℃,10天发芽,刚萌发的小苗似青苔状,仔细分辨才能看见绿色的子叶,从出苗到长出第一片真叶时间约为2~3周,这期间一定要保证盆土湿润,因植株极小,横在土面,胚根也未深入到土壤中,土壤表面一旦干燥,就会使植株萎缩,导致死亡。当长出1~2片真叶时分苗。扦插法:温室四季都能进行,但最好避开高温炎热的盛夏季节,因为此时扦插插穗和母株都容易腐烂,留下的伤口会使母株感病。插穗应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至少有5厘米长,保持20~25℃,15天生根。


分株法:一般春季结合换盆进行,将母株分切成几部分,每一部分至少要有3个芽。


组培法: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重瓣品种,外植体为茎段和叶片,培养基以MS为主,适当添加BA和NAA,此法增殖速度较快,当年组培,当年就能开花。播种苗分苗时可以移栽于128穴盘中,长至5~6片叶时,移于8厘米的营养钵中,最后定植于16~18厘米的盆中,若所栽培的品种分枝性不佳,定植的同时可摘心一次。基质应充分考虑通透性,可用草炭土2、炉渣1、稻糠1混合,定植时基质中加入充足的底肥,如腐熟的鸡粪、骨粉等。生长旺盛期浇水要及时,保持盆土湿润,并经常向叶面喷水,同时每周浇施一次稀薄的肥水,冬季适当减少浇水量,可以向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保持叶色光亮。夏季适当遮荫,光线过强,叶片卷缩,叶缘枯萎,冬季需要充足的阳光,因此不能遮荫,若光线过弱,则植株纤细柔弱,叶色、花色都很暗淡。四季海棠花后应控制浇水,并及时修剪,将残花枝剪掉,以促发新枝,待新枝长出后又恢复正常的管理。


竹节海棠 - 病虫防治
茎腐病,主要危害茎部,也可以危害叶片。感病后,首先在茎基部出现水渍状小斑,小斑逐渐变大,呈不规则形,后发展为棕褐色软腐,病部组织下陷。当病斑环切茎部时,植株就会倒伏死亡。当病菌侵染叶片后,首先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圆斑,而侵染叶柄后则叶柄变褐并腐烂。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长出白色丝状物,病斑干枯后,其上出现棕褐色小颗粒,这些是病原菌的菌丝及菌核,该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防治;栽种前进行土壤消毒,每平米5~6克五氯硝基苯或多菌灵;发病后及时采取药物治疗,60%的敌克松600~800倍,高锰酸钾1200~1500倍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应保持环境的整洁,及时清除病株。


细菌性叶斑病,叶片是主要的侵染对象。发病初期叶面上有水渍状小点出现,后扩大为近圆形的黑褐色疱状斑,略隆起,病部周围的组织为淡黄色或红褐色,并有明显的晕圈,病情严重时病斑很快连为一大片,最后病组织会变为褐色并干枯。该病的病原菌为秋海棠黄单孢杆菌,此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水滴喷溅传播。


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浇水施肥,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植株间保持间距,另外尽量不从上方浇水,避免水滴传播;一旦发病,应及时清除侵染源并集中销毁,同时要及时用药,200毫克/公斤的农用链霉素,75%百菌清600~800倍,每7~10天喷洒一次。


花叶病,症状及其防治见凤仙花的花叶病。


白粉病,参见其他花卉的防治。


竹节海棠 - 养护注意
①浇水和施肥。浇水以盆土保持湿润为宜。干旱与盛夏天气还需对叶面和地面进行喷水,提高空气湿度有利于生长。忌盆内积水与淋雨,否则易烂根。冬季,盆土以稍偏干为好,每隔7天用清水喷洒叶片与环境,这样既增加湿度又能使叶片清洁。生长期间约10天施1次稀饼肥水;在孕蕾期追施速效的磷肥。施肥时注意,肥液勿溅到叶片上;开花期及冬、夏两季不宜施肥。


②光照与温度。竹节海棠的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8~20℃,具有通风良好且有散射光的环境。高温季节需采取遮荫、通风、喷水等措施;冬天室温保持10℃以上为好,可置于阳光充足处。家庭莳养时,在生长季节每周要放到室外散射光下1~2次,冬季应放在向阳避风处。


③绑扎与翻盆。由于竹节海棠植株较高大,需要用细竹等物设支架扶枝,以防倒伏。同时,每年春天需翻盆、换土、修枝,将弱枝、重叠枝、残根剪掉。对已开花2~3年,过高的植株要实施短截,仅留茎部6~10厘米,让其重新萌发新枝。


竹节海棠 - 用药安全
归经:肝经


功效:散瘀;利水;解毒


考证: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科属分类:秋海棠科


主治:跌打损伤;半身不遂;小便不利;水肿;咽喉肿痛;疮疥;毒蛇咬伤


生态环境:我国公园和花圃中都有栽培,或作为盆栽花卉。


各家论述
1.《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散瘀消肿的功能。用于跌打损伤。
2.《海南植物志》:茎直立,具有明显呈竹节状的节;叶肉质,上面有多数圆形小白斑,下面深红色,叶柄紫红色;花淡红或白色,颇美丽。为常见的观赏花卉之一。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资源分布:原产巴西。


动植物形态
竹节秋海棠,直立或披散的亚灌木,高0.7-1.5m。平滑而秃,分枝,茎具明显呈竹节状的节。单呈互生;叶柄长2-2.5cm,圆柱形,紫红色;叶片厚,斜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0-20cm,宽4-5cm,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浅波状,上面深绿色,并有多数圆形的小白点,背部深红色。花淡玫瑰色或白色,聚伞花序腋生而悬垂;总花梗短;苞片2枚,对生,披针形,早落,雄花直径约2.5cm,花被片2,大于2枚花瓣;雌花的花被片与花瓣均5,直立,相等,子房下位,2-4室,大而有翅。蒴果。花期夏秋间,果期秋季。


功效分类:祛瘀药


性味:味苦;性平


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竹节秋海棠的全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捣汁或浸酒。


出处:《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