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木蠹蛾防治

2011/7/5 13:27:06

一、分布镇原县
二、寄主及危害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hippophaecolus)为鳞翅目,木蠹蛾科。主要危害沙棘、沙柳、榆、山杏、沙枣等。
寄主根部被蛀食后,充满木屑和虫粪,致整株枯死。
三、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19mm,翅展38~39mm。成虫个体较小。触角丝状,伸至前翅中央,领片浅褐色,胸中央灰白色,两侧及后缘、翅基片暗褐色。腹部灰白色,末节暗黑色。前翅窄小,外缘圆斜,臀角抹圆,底色暗,有许多暗色鳞片,前缘有一列小黑点,整个翅面无明显条纹,仅端部翅脉间有模糊短纵纹。缘毛格纹明显,其基部有一白线纹。后翅浅褐色,无任何条纹。虫体腹面与翅同色,为浅褐色。中足胫节1对距,后足胫节2对距。附节腹面有许多黑刺。
四、生活史及习性
沙棘木蠹蛾4a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沙棘根部的蛀道中越冬,6月老熟幼虫爬出蛀孔入土化蛹,7月羽化成虫交尾产卵,7月下旬孵化,10月下旬幼虫越冬。据观察,成虫具较强趋光性,飞行迅速。夜间在20∶00~24∶00点集中出现并交尾。平均产卵500粒,卵产在树干基部树皮裂缝和靠近根基土中,每次产15~186粒,卵期平均25d。卵孵化后钻入皮,并向下蛀食。到第2a可钻入心材危害,并将木屑虫粪从侵入孔排出。因4a1代,48个月,13个龄期,幼虫大小不整齐,分为1a群、2a群,以此类推。老熟幼虫爬出一般在树冠周围15cm深土中做薄茧化蛹,蛹期30d左右。主要危害多年生沙棘。危害严重单株虫口达80余头。
五、防治方法
(一)营林措施
1.重度危害区沙棘林更新改造措施要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封(育)、改(调整树种结构)、造(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更新改造。
(1)对高山、远山、坡度较大、土层较薄等立地条件差的沙棘林,采用封育措施予以管理。春季(或秋季)对自然条件复杂,沙棘死亡严重的地块进行皆伐改造,采取沙棘与当地乡土树种的块状混交方式造林,使之形成不规则的以沙棘为主体的块状混交林。
(2)对集中连片、坡度在15度以上的地段的沙棘林,春季(或秋季)采取沙棘与当地乡土乔木树种带状混交方式造林,形成以沙棘为主体的带状混交林。
(3)对土层较厚、坡度较小、交通方便地段的沙棘林,以突出经济效益为着眼点,春季(或秋季)采取皆伐改造方式,选择优良沙棘品种或引进大果沙棘良种作为更新换代的主栽品种,建立高标准的沙棘果园,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强抚育管理,提高单位面积沙棘果实产量。
2.中度危害区沙棘林平茬更新措施春季(或秋季)全面清除沙棘地上部分,通过水平根系萌蘖出新的植株,迅速恢复林分,及时定干、除蘖,加强抚育管理,确保成林。
(二)生物防治措施
1.白僵菌防治筛选专化性强的白僵菌菌株进行人工繁殖,选择雨后湿润的天气施放。
2.天敌积极探索保护和利用毛缺沟寄蜂(Lissonotasetosa)、猪獾等天敌。
(三)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5月中旬至8月中旬,在有虫林分内,应用杀虫灯诱杀成虫。每天开灯时间为20∶00~23∶00,每5公顷设置1盏诱虫灯。为了保护天敌,不应长时间使用。
(四)化学防治对被害树先将根部周围清除0.3m树盘,采取用杀螟松、氧化乐果1000倍液、敌杀死2000倍液等农药浇根毒杀各龄幼虫,浇药后将树盘还土覆回,防效可达95%以上。
(五)性信息素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可以大面积控制沙棘木蠹蛾,是最为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措施。

作者:庆阳市林木病虫检疫防治站 李亚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