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柚脱毒苗技术操作规程

2011/7/4 16:42:33

玉环柚位居中国4大名柚之首,连续8次夺得全国柚类评比冠军,是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玉环柚营养价值高,全身是宝,果皮可制蜜栈,果皮糖提取芳香油,果中富含柠檬苦素和类黄酮等多种活性成分,柚中黄酮含量高、纯度大,极具开发竞争力。“九五”时期,玉环县玉环柚面积3046.67hm2,年产量逾6万t,3万余人从业,产值超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1/3以上。近年来,由于受柑桔黄龙病危害的影响[1-2],玉环县砍了大批受害树,据统计,目前全县玉环柚有效结果面积已不足666.67hm2,总产量只有近1万t,该病在一些产区仍以15%~20%的速度蔓延。鉴于黄龙病感染力强,老区难以继续种植,给玉环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为此开展对玉环柚脱毒苗产业化及技术操作规程的研究,对保护种质资源意义深远。
  1溴甲烷应用技术操作规程
  1.1消毒场地要求
  溴甲烷消毒场地必须选择远离人畜居住、交通干线200m以上的空旷通风地段。
  1.2基质的科学配比
  脱毒苗生产用的基质由细河沙、谷壳(或瘪谷)、新鲜兔粪或鸡粪、草炭等混合而成。细河沙运入后,过筛去除杂物,再以1m3细河沙、50kg鲜兔粪或鸡粪、0.7m3谷壳、0.3m3草炭配比而成。先将谷壳(或瘪谷)清水喷湿,与鲜兔粪或鸡粪混合,堆贮于阳光直射处,覆双层厚农膜发酵30~40d,至谷壳变褐色发霉后备用。在基质消毒场取细河沙、谷壳兔粪混和物、草炭等按以上比例充分拌匀后待用。
  1.3消毒处理
  基质用溴甲烷消毒处理,消毒场地要平整,或在场地上铺1层黑膜,将混合均匀的基质铺在黑膜上,厚度不超过40cm,并保持疏松。周边揪15~20cm浅沟,基质面上用竹架搭成25~30cm高棚架,以利盖膜消毒通气。
  溴甲烷极易挥发,选用100μm厚农膜,盖在竹架上,竹架要光滑无刺。基质与膜间高度要保持25~30cm,以利气体流动,膜周边压埋15~20cm的土层,并压紧压实。膜上撕破或有漏洞必须用透明胶封严。
  薄膜封严后,戴上溴甲烷专用防毒面具,将溴甲烷钢瓶连接的导管插入膜上部,打开瓶阀,通入溴甲烷,控制好施药量,让气体缓缓输入。施药完毕,关闭阀门,待导药管内溴甲烷散尽后,拔出导药管,立即封好投药孔。在施药过程的同时,不断用溴甲烷检测仪检测是否漏气。施药后,挂上严禁人畜靠近的警示牌,防止意外。熏蒸时间为72h(3昼夜)。选有风天气,戴上溴甲烷专用防毒面具,逆风向揭膜,人畜必须远离防止中毒。
  1.4消毒后处理
  揭膜后通风需5~7d,如遇雨天,可打开两侧通风散气,防止雨水浸入影响散气,经消毒散气充分的基质盖膜待用。
  2无病毒砧木苗培育技术操作规程
  经热处理的酸柚种子于12月下旬至1月初在温室内摧芽,以两段苗培育法育苗。先将已消毒的基质在苗床内辅平,以300kg/hm2的播种量播入种子,播种深度3cm。苗床覆弧形100μm厚农膜保温保湿,播种后保持基质60%以上含水量。3周后种子发根,播后40d幼苗出土。2片真叶时施断乳肥,选用0.3%含硫复合肥均匀喷施。之后叶片喷施菌克毒克1000倍液加20%甲氰菊酯1000倍液防病虫。幼苗真叶达到5~6片、基部开始木质化时移植。
  网室内移植砧木苗的苗床应隔行开深沟,四周用水泥砖切成,辅无菌基质30~40cm厚,砧木苗要湿润起苗,分级移栽,行株距为20cm×25cm,并浇施0.3%尿素水定根以促成活及防缓苗。
  砧木苗移栽成活后每2周追施0.3%~0.5%复合肥尿素促生长[3]。9月停止用肥,防止抽发冬梢空耗养分,降低抗寒力。每次台风雨后要及时喷药防病虫,药剂选用70%托布津或10%菌克毒克800~1000倍液加20%甲氰菊酯1000倍液、10%氯氰菊酯1000倍液。苗高45~50cm时,摘顶控梢促进加粗生长,有利分枝,培育壮苗。每次新梢抽发期,及时喷药防病虫,确保脱毒苗生产安全。进入10月下旬气温逐渐下降,要适时围上网室四周围膜,延缓种苗生长期。11月下旬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要及时盖顶膜防冻,结合灌水保湿营养液叶面喷施,提高苗木质量,以备早春嫁接3脱毒嫁接苗培育技术操作规程
  3.1嫁接适期
  玉环柚脱毒苗培育中心地处“漩门二期”农保区内,因防护林网未成效,脱毒苗生产区冬季风速大,气温较常规低2~3℃以上,因此冬季必须盖农膜防冻御寒。冬季非寒流期膜内平均气温在10℃以上,寒潮时网外气温降至-3℃时,膜内气温仍保持在3~5℃以上。因此膜内苗木生理活动开始早,阳春2月即开始荫芽抽梢,脱毒苗嫁接期以在翌年1月最为适宜。
  3.2消毒
  嫁接人员先用皂液洗手,更衣换鞋后入室。刀、剪等工具一律用1%次氯酸或沸水浇煮5~10min后使用。
  3.3剪接穗
  根据采穗圃编号,按纯种母本顺序分别剪取接穗,挂上标签,分区、分片嫁接,确保品种系不紊乱。
  3.4嫁接方法
  一律采用单芽切接法,此法既省穗,又有利成活,接后包薄膜,芽口对准农膜边线,以利萌芽后免用刀具破膜。
  3.5嫁接后管理
  观察苗床基质干湿程度,保持基质含水量位于60%~80%之间,接后3~4周,结合抗旱追施0.3%~0.5%尿素促抽梢,同时做好抹芽,保接口1个健壮芽,多余的连同萌蘖一同抹去。斜生的新梢及时扶直立支柱,扎绳要以“∞”形宽松捆扎,防止紧扎后苗木加粗时伤梢。苗高45~50cm时摘顶捉发侧枝,促进加粗生长,有利造形搭架[4]。
  3.6肥水管理
  嫁接苗成活抽梢后,每15~20d施含硫复合肥、0.3%~0.5%尿素促生长,9月停止用肥,防抽冬梢空耗养分降低抗寒力。
  3.7造形搭架
  嫁接苗长至45~50cm时摘顶,促发侧枝,并保留基部以上各方位的3个分枝培养成三主枝,使逐渐形成自然形心形的丰产树形,多余的侧枝控制生长度可作为副营养枝,以增加绿色层与叶面积,有利丰产树冠早形成早投产。
  3.8病虫防治
  新梢期遇台风雨,要做好防病虫工作,喷药保安全,尤其遇上避虫网受损,除及时更换新网外,待风静雨止时还要及时喷药,药剂选用10%菌克毒克1000倍液加20%甲氰菊酯1000倍液,或加45%乐斯苯800倍液全面喷施。5~7d后第2次用药,确保脱毒苗生产安全。
  
  4参考文献
  [1]裘维蕃.植物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张天淼.柑橘病毒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李家兴.溪蜜柚育苗技术[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1):43.
  [4]卢新坤.红肉蜜柚苗木快速繁育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9,38(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