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皮蝽的危害与防治

2011/7/15 13:04:27

名称:麻皮蝽
学名:Erthesina fullo Thunberg
类属:半翅目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形态特征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麻皮蝽
麻皮蝽 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广西、广东、四川、贵州和云南等许多省区;另几于口本和东南亚各国。
为害对象:油菜草莓苹果葡萄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8~24.5mm,宽8~11.5mm,体稍宽大,密布黑色点刻,背部棕黑褐色,由头端至小盾片中部具1条黄白色或黄色细纵脊;前胸背板、小盾片、前翅革质部布有不规则细碎黄色凸起斑纹;腹部侧接缘节间具小黄斑;前翅膜质部黑色。头部稍狭长,前尖,侧叶和中叶近等长,头两侧有黄白色细脊边。复眼黑色。触角5节,黑色,丝状,第5节基部1/3淡黄白或黄色。喙4节,淡黄色,末节黑色,喙缝暗褐色。足基节间褐黑色,跗节端部黑褐色,具1对爪。
卵近鼓状,顶端具盖,周缘有齿,灰白色,不规则块状,数粒或数十粒粘在一起。
若虫老熟若虫与成虫相似,体红褐或黑褐色,头端至小盾片具1条黄色或微现黄红色细纵线。触角4节,黑色,第4节基部黄白色。前胸背板、小盾片、翅芽暗黑褐色。前胸背板中部具4个横排淡红色斑点,内侧2个稍大,小盾片两侧角各具淡红色稍大斑点1个,与前胸背板内侧的2个排成梯形。足黑色。腹部背面中央具纵裂暗色大斑3个,每个斑上有横排淡红色臭腺孔2个。
发生规律 年生1代,以成虫于草丛或树洞、树皮裂缝及枯枝落叶下及墙缝、屋檐下越冬,翌春草莓或果树发芽后开始活动,5~7月交配产卵,卵多产于叶背,卵期约10多天,5月中下旬可见初孵若虫,7~8月羽化为成虫为害至深秋,10月开始越冬。成虫飞行力强,喜在草莓或树体上部活动,有假死性,受惊扰时分泌臭液。 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