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板栗 >> 详情显示

板栗溃疡病

2011/7/15 9:37:19


名称:板栗溃疡病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症状
3. 病原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板栗溃疡病分布在欧洲、北美和日本,我国目前仅在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四省(区)有分布,其中以云南省发病较普遍。国内该病于1982年在云南玉溪市首次发现。滇中地区各县均有受害较重的栗园。严重时1/3以上树冠枯死。调查四省(区)的86个栗园,其中有5个严重病园,发病率100%,病情指数60以上,13个重病园,发病率60%~99%,病情指数40~59,均分布在滇中海拔1600m以上的栗园内。43个轻病园,发病率1%~59%,25个无溃疡病,地处热带亚热带作物种植区,该区只少量引种板栗(Castaneamollissima),且种在土层较厚的环境中。侧枝、小枝受害,引起枯冠1/3以上,产量大减;主干受害近地面的栗树,根系尚好的树,萌枝太多,管理不善时,20年生不能投产,经济损失较大。主干溃疡离地较高的病树,则病斑逐年增多,病斑累累,养分耗尽后植株死亡。 症状 该病害在板栗的主干、主枝和侧枝上表现为典型的溃疡病斑;在小枝和苗上则表现为枝枯型病斑。在病死树皮上密生黑色颗粒状物。溃疡型病斑以有性子实体为主,枯枝型病斑中以无性子实体为主。干部受病处以下的芽易萌发,使受害树呈灌丛状,不能形成良好的产果型树冠。在光滑的板栗枝、干上病部有红褐色或紫红褐色长条状不规则形斑。当树液流动时病皮略显肿胀,后来局部坏死,出现几个暗褐色凹陷斑,后期相互连接呈梭形溃疡斑。其中部,往往纵向开裂,病树皮的皮孔明显增大,黑色子座在病皮下0.1~0.2cm处。肉眼可见灰黑色子囊壳若干个,干燥时可见有一层银灰色的膜包在每个子囊壳处。大小在1~1.5mm之间。属病斑枝枯型的板栗树,小枝大量干枯,枯前树皮不规则型肿胀,少数病斑有红褐色斑纹。但多数病树皮不破裂。 病原 拟黑腐皮菌[Pseudovalsellamodonia(Tul.)Kobayashi]板栗溃疡病菌的有性阶段。子座黑色,内有6~11个子囊壳,略聚颈,颈口均突出在皮孔处开口。子囊壳灰黑至黑褐色,扁球形,具长颈,孔口处稍大,有缘丝,壳内壁拟薄壁细胞色浅,壳外壁拟薄壁细胞深褐色。子囊壳平均0.9mm×1.1mm,最大1.1mm×1.4mm,最小0.8mm×1.0mm,颈长达1~1.2mm。子囊孢子未形成时,子囊壳多无颈。成熟度大的颈较长。子囊圆筒形或棍棒形,无色,无侧丝,头部厚,略平截,尾部稍削长,微尖,无柄,72~86.4μm×13.2~18μm,不规则地着生于子囊壳底部。子囊孔口附近有两个强折光体,子囊孢子从孔道中射出,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孢子在水中的射程达800μm以上,子囊孢子椭圆形或纺锤形,排列不整齐,无色孢子占0.1%,茶褐色孢子为绝大多数,双细胞,隔膜处不隘缩(无色孢子微隘缩),两胞等大,少数为三个细胞。孢子大小19~20μm×10μm,最大为23.4×10.8μm,最小14.4×5.4μm,有2~4个油滴。无性阶段为CoryneumkunzeiCordavar.castaneaSacc.15.Roum。分生孢子盘浅埋生,碟状或垫状,大小1~2mm×0.5~1mm,分生孢子顶生于孢子梗上,褐色,直或弯曲,具横隔4~8个,分隔处不隘缩。孢子大小一般46.8~52μm×10~13.2μm,最大79.2×13.2μm,最小36×8.3μm。分生孢子梗分枝或不分枝,无色至淡褐色,10.8~30μm×3~4μm,PDA培养基上生长的分生孢子比自然状态下大些,且直,没发现弯曲的孢子。 发生规律 昆明市板栗溃疡病于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老病斑随树液流动而扩展,颜色微淡紫红,边缘不明显,5~6月份出现下陷的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4cm大小的0~5个硬性干斑。病害随着树势的强弱变化,凹陷斑逐渐扩大或略为停滞,有时反而缩小。后期病树皮已坏死,烂皮极易脱落。病斑形成梭形的溃疡斑,周围可见到不齐的愈合组织。在愈合组织上又常继续扩展形成子实体。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子囊壳及其内部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在病部越冬。翌年雨季,雨水溶解分生孢子盘和子囊壳内的粘物后,孢子便随风雨传播。孢子萌发后自伤口侵入,潜育4周以上,弱势树的伤口易染病,而生长势强的树则伤口也不易感染。据观察,幼树植于土壤瘠薄处,根系浅,缺水严重,生长不良,伤口较多的枝、干病情严重。而附近同期同品种土质较好的栗园,枝干没什么伤口,则无该病发生。
除本地板栗感病外,玉溪市从湖北引种的罗田大板栗也感病,而昆明市从湖北省秭归引种的浅刺栗和深刺栗表现较抗病。其中秭归浅刺栗的抗性更好。调查中发现,同一品种,同时种植,立地条件好的比立地条件差的树抗病。而在立地环境差、管理不善的栗园中,各品种抗病性也差,且感病性差异不大。
防治方法 注意选择已风化的土壤,有较厚的土层等较好的立地条件的地建板栗园。幼龄期要加强管理,发现病虫害时,要及时防治,避免树身出现伤口。轻病园要及时刮除病部,烧毁有子实体的病皮和残枝、干。刮病斑时,必须刮至健康皮或木质部为止。伤口要涂杀菌剂或保护剂加以保护。结果期的重病树,因病斑较多,接合修剪,修去病虫枝,挖除死株,对余下的小病斑连病皮一起涂药或涂白。
据试验:1:1:20的波尔多浆、3~5Be(波美度)的石硫合剂、5%的碱水或1%的石灰水涂白液均可用来涂在刮皮或未刮皮的病斑上,前者效果较好,后者差些,但仍可控制病情发展。玉溪市赤马果木林场和楚雄市永安乡栗园进行了上述处理并加强施肥等综合防治管理后,前者增产幅度为1.4kg/年株,后者的防治效果更好,次年增产近4倍,第三年又在第二年的基础上增加产2倍。
防治药械

相关信息
  • 板栗溃疡病 2011-7-15
  • 合欢溃疡病 2011-7-15
  • 广玉兰溃疡病防治 2011-7-07
  • 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 2011-6-13
  • 榆树溃疡病防治 2011-6-02
  • 柳树溃疡病 2011-4-20
  • 油桐枝干溃疡病 2011-3-28
  • 法桐枝干溃疡病 2011-1-21
  • 无患子溃疡病防治 2011-1-21
  • 合欢溃疡病防治 2011-1-21
  • 泡桐溃疡病防治 2011-1-21
  • 杨溃疡病 2011-1-21
  • 国槐溃疡病防治 2011-1-20
  • 桉树溃疡病防治 2011-1-20
  • 樟树溃疡病防治 2011-1-09
  • 杨树溃疡病 2010-8-29
  • 西府海棠枝溃疡病 2010-8-29
  • 桉树溃疡病 2009-12-28
  • 香樟的溃疡病 2009-3-29
  • 香樟溃疡病 2007-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