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常见灌木 >> 桧柏 >> 详情显示

侧柏毒蛾

2011/7/14 21:07:47


名称:侧柏毒蛾
学名:Parocneria furva (Leech)
类属:鳞翅目毒蛾科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形态特征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主要寄主为侧柏、桧柏、黄桧等柏类。地理分布:东北、青海、宁夏、陕西、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兰州、庆阳、平凉。
形态特征 成虫体成褐色,体长14~20mm,翅展17~33mm。雌虫触角灰白色呈短栉齿状。前翅浅灰色,翅面有不显著的齿状波纹,近中室处有一暗色斑点,外缘较暗,布有若干黑斑,后翅浅黑色,带花纹。雄虫触角灰黑色,呈羽毛状,体色较雌虫深,为深近灰褐色,前翅花纹完全消失。
卵扁圆球形,初产时为青绿色,后渐变为黄褐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23mm,全体近灰褐色,形成较宽的纵带。在纵带两边镶有不规则的灰黑色斑点,相连如带。腹部第6、7节背面中央各有一个淡红色的翻缩线。身体各节具有黄褐色毛瘤,上着生粗细不一的刚毛。
蛹灰褐色,头顶具毛丛,腹部各节具有灰褐色的斑点,上生白色细毛,腹末具有深褐色的钩状毛。
发生规律 1年发生2代,以初龄幼虫在树皮缝内越冬。次年3月幼虫出蛰,危害刚萌发的嫩叶尖端,形成叶基部光秃,逐渐枯黄脱落,幼虫夜晚取食活动,白天潜伏于树皮下或树内,老熟后,在叶片间、树皮下或也洞内吐丝结薄茧、化蛹,6月中旬羽化为成虫。卵产于叶柄、叶片上。第1代幼虫于8月中旬化蛹,8月下旬出现成虫。9月上中旬出现第2代幼虫。即在树干的缝隙间、树皮下或树洞内隐伏,傍晚又爬出向树冠迁移取食危害。危害一段时间后,幼虫即在树皮缝内蛰伏越冬。成虫具趋光性。
防治方法 (1)于6月中旬和7月中、下旬幼虫孵化后,用90%的晶体敌百虫或80%的敌敌畏800至1000倍液杀灭幼虫。
(2)5月下旬和9月中旬在树叶、树皮缝处人工捉蛹。6月上中旬和9月中下旬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用敌敌畏烟雾熏杀。
(3)保护天敌。天敌有家蚕追寄蝇、狭颊寄蝇,蛹期天敌有广大腿小蜂、黄绒茧蜂。此外,还发现有鸟类、蜘蛛、蚂蚁、螳螂、胡蜂等。
防治药械

相关信息
  • 侧柏毒蛾 2011-7-14
  • 侧柏毒蛾防治 2011-3-07
  • 侧柏毒蛾的发生及防治 2007-12-26
  • 侧柏毒蛾在辽阳市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初探 2007-12-26
  • 侧柏 2007-12-04
  • 松毒蛾 2011-7-15
  • 柳毒蛾 2011-7-15
  • 杨树毒蛾 2011-7-14
  • 榆毒蛾 2011-7-14
  • 榕透翅毒蛾 2011-7-14
  • 杨毒蛾 2011-7-14
  • 泡桐茸毒蛾 2011-7-14
  • 榆黄足毒蛾防治 2011-7-05
  • 杨树毒蛾防治 2011-1-21
  • 杨树柳毒蛾防治 2011-1-21
  • 乌桕毒蛾综合防治 2011-1-21
  • 落叶松古毒蛾防治 2011-1-20
  • 如何防治细叶榕榕透翅毒蛾 2010-12-28
  • 刚竹毒蛾防治 2010-12-26
  • 乌桕黄毒蛾 20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