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中文名:垂枝香柏
种拉丁名:Sabinapingii(ChengexFerre)
命名来源:(植物分类学报)[]
中国植物志:7:355
英文植物志:4:72
垂枝香柏(植物分类学报)也叫乔桧(经济植物手册)Sabinapingii(ChengexFerre)ChengetW.T.Wang,comb.nov.JuniperuspingiiChenginTrav.Lab.Forest.ToulouseV,1(2):93.1939,sinedescrip.lat.etapudFerre,ibidemII,2(2):10.1941;郑万钧,中大林学所报告,树木学1:2.1947. 。
垂枝香柏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树皮褐灰色,裂成条片脱落;上部的枝条斜伸.下部的枝条近平展;小枝常成弧状弯曲,枝皮灰紫褐色,裂成不规则薄片脱落;生叶的小枝呈柱状六棱形,下垂,通常较细,直或成弧状弯曲。
垂枝香柏叶三叶交叉轮生,排列密,三角状长卵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微曲或幼树之叶较直,下面之叶的先端瓦覆于上面之叶的基部,长3-4毫米,先端急尖或近渐尖,有刺状尖头,上(腹)面凹,有白粉,无绿色中脉,下(背)面有明显的纵脊,沿脊无纵槽。
垂枝香柏雄球花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4毫米。球果卵圆形或近球形,长7-9毫米,熟时黑色,有光泽,有1粒种子;种子卵圆形或近球形,具明显的树脂槽,顶端钝尖,基部圆,长5-7毫米。
垂枝香柏为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四川省西南部及云南省西北部海拔2600-3800米地带,常与云杉类、落叶松类针叶树种混生成林。垂枝香柏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省九龙。
垂枝香柏木材结构细致,有芳香,耐久用。可作建筑、器具、家具等用材。可作分布区内森林更新及荒山造林树种。亦可作庭园树。
垂枝香柏小枝下垂与小果垂枝柏S.recurvavar.coxii(A.B.Jackson)ChengetL.K.Fu相似。其区别在于后者的叶上面有绿色中脉,下面拱凸无棱脊,并在其中下部有细纵槽,有叶小枝不呈明显的六棱形,种子较小、上部常有三条纵脊。
垂枝香柏,表明:①该树种平均年龄较大。约为277年.②存活曲线处于Deevey-Ⅱ型和Deevey-Ⅲ型之间,死亡率与消失率变化趋势一致.种群生存率呈单调下降趋势,生存率下降趋势前期相对稳定,中期逐渐增大,后期又趋向于稳定,说明垂枝香柏种群相对稳定,并有一定的更新能力.③保护区内垂枝香柏整个生长期中,200年以前,死亡率变化相对平缓,200年以后,死亡率急剧上升,在320年-440年之间达到平衡,440年以后出现了两个死亡高峰,一个出现在中老年阶段(460年附近),自然火灾可能是其死亡的主要因素;另一个出现在过熟林阶段(640年附近),环境制约和植株本身生活力的降低可能是其高死亡率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