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五针松的资料介绍

2011/7/20 22:55:39

新疆五针松 - 概述

新疆五针松(学名:Pinus sibirica)为松科松属的植物。分布于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1,600米至2,350米的地区,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是常绿乔木,枝轮生,冬芽显著,芽鳞多数,覆瓦状排列。嫩枝上长有针叶,针叶是着生在枝叶交接处的节状叶枕上,每根松针的外围都有一层厚厚的角质层和一层腊质的外膜,这样就减少了松树身上水份的丧失,保证该物种可以在很干燥的环境下生存。球果第二年秋季成熟。木材有松脂,结构细,可以用于家具制作。

新疆五针松 - 简介

新疆五针松(P.sibirica)
形态与红松相似,主要特点是小枝具淡黄色毛;球果长5~8厘米;种鳞先端圆,内曲。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的卡纳斯河和霍姆河流域,垂直分布于海拔1600~2350米范围,常与新疆落叶松混生。苏联欧洲部分东北部和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新疆五针松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新疆五针松


外文名称: Siberian Stone Pine
别称: 西伯利亚红松、卡热阿衣(维吾尔族名称)
二名法: Pinus sibirica (Loud.) Mayr
界: 植物界
门: 裸子植物门
纲: 松柏纲
目: 松柏目
科: 松科
属: 松属

拉丁学名: Pinus sibirica

新疆五针松 - 个体特征

新疆五针松是乔木,高达35米,胸径1.8米;树皮淡褐色或灰褐色;枝条较密,水平开展,树冠尖塔形;小枝粗壮,黄色或淡褐黄色,密被淡黄色长柔毛;冬芽红褐色,圆锥形,先端尖。针叶5针一束,较粗硬,微弯曲,长6-11厘米,径1.5-1.7毫米,边缘具疏生细锯齿,背面无气孔线,腹面每侧有3-5条灰白色气孔线;横切面近三角形,皮下层细胞单层,稀有个别的第二层细胞,树脂道3个,中生,位于三个角部;叶鞘早落。球果直立,圆锥状卵圆形,长5-8厘米,径3-5.5厘米,成熟后种鳞不张开或微张开;种鳞上部厚,下部较薄,宽楔形,约成90度角向内弯曲,鳞盾紫褐色,宽菱形或宽三角状半圆形,密生平伏的细长毛,上部圆,边缘锐利,微向内曲,下部底边近截形,鳞脐明显,黄褐色;种子生于种鳞腹面下部的凹槽中,不脱落,黄褐色,倒卵圆形,长约1厘米,径5-6毫米,微具棱脊,无翅。花期5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1] 

新疆五针松 - 生态环境

在海拔1600-2350米、气候冷湿、山地生草灰化土地带,常与新疆落叶松混生,组成以新疆五针松为主的混交林。适应性及耐荫性强,能在干燥砂地和排水不良的沼泽地上生长,但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粘壤土生长最好。

新疆五针松 - 地理分布

新疆五针松(图4)产于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的布尔津河上游的卡纳斯河和霍姆河流域,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新疆五针松 - 经济价值

新疆五针松是经济树种,木材优良,材质轻软,结构细,有香气,耐久用。可作建筑、家具等用材。种子可食,也可榨油,供食用。

新疆五针松 - 药品用途

【药 名】:新疆五针松
【拼 音】:XINJIANGWUZHENSONG
【来 源】:为裸子类植物药松科松属植物新疆五针松松节。


【功 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主 治】:治关节炎、腹痛、胃脘痛、风湿性关节炎。
【性味归经】:苦、温入脾、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服,9-20克。外用:煎水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