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绿灌木,直立成圆形,高1(--1.3)米,分枝密集。幼枝被褐色鳞片。叶芽鳞脱落。叶散生于枝亡,叶片近革质,椭圆形,宽椭圆形,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6--)8—20毫米,宽(2--)4—8毫米,顶端急尖或钝,有明显或不明显的短尖头,基部楔形,边缘稍反卷,上面灰或暗绿色,无光泽,被相邻接的淡白色鳞片,下面淡绿色,被褐色至铁褐色鳞片,鳞片常邻接或有时稍重叠;叶柄长1—3毫米,被浅黄至暗黄色鳞片。花序顶生,伞形总状,有花3--4(---6)朵;花梗长2—3毫米,被灰白或黄褐色鳞片;花萼长(0.5--)2—3毫米,裂片常不等大,三角形、卵形或圆形,近基部及中央部分常有淡色鳞片,边缘常被长缘毛或少数鳞片;花冠宽漏斗状,长11--15(--17)毫米,深紫蓝色,玫瑰淡紫色或罕为白色,外面无鳞片,罕被毛,内面喉部被短柔毛,花冠裂片稍长于花管;雄蕊(8一)10(--12)枚,不等长,稍短于花冠,花丝下部分常被柔毛;子房长1.2—2.5毫米,被灰白色鳞片;花柱短(3.5—6毫米)或伸长(10—15毫米),光滑。蒴果卵圆形,长约5毫米,被鳞片。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于高山草坡、岩坡及杜鹃灌丛中,海拔3200—43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与云南交界处(宁蒗县永宁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