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中文名:毛瓣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dasypetalumBalf.F.etForrest
命名来源:(云南植物志)[Not.Bot.Gard.Edinb.11:45.1919]
中国植物志:57(1):098
亚组中文名:高山杜鹃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et.Lapponica(Balf.F.)Sleumer
组中文名: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Rhododendron
常绿灌木,高达80厘米,多分枝。幼枝密被褐色鳞片。叶多数簇生于小枝末端,叶片近革质,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8--20毫米,宽3--7.5毫米,顶端钝或圆,有明显的短突尖,基部宽楔形,边缘稍反卷,上面暗绿色,有光泽,被灰白色、有间距的鳞片,下面黄褐色,密被相邻接的赤褐色鳞片;叶柄长1—2毫米,被鳞片,顶端及叶片基部常被疏毛。花序顶生,常具2朵花;花梗长3—4(一8)毫米,被鳞片和柔毛;花萼长约3--4毫米,裂片长圆形,带紫色,被灰白色鳞片和毛,尤以基部最多,边缘被长缘毛;花冠宽漏斗状,长12—15(--20)毫米,亮紫玫瑰色,外面被疏柔毛,无鳞片,内面喉部被短柔毛,花管较裂片短约1/2,长4--8(--10)毫米;雄蕊10,长9—14毫米,花丝基部被柔毛;子房长2—2.5毫米,被灰白色鳞片,花柱长约15毫米,超出雄蕊,紫色,近基部被毛。蒴果卵圆形,长约5毫米,被鳞片。花期4--5月,果期6--7月。
产云南西北部。生于开阔的砾石草地、牧场,海拔3300—3500米。模式标本采自维西(立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