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常见灌木 >> 杜鹃 >> 详情显示

杜鹃啼血的资料介绍

2011/7/19 22:17:10

杜鹃啼血 - 基本释义

词 目:杜鹃啼血

发 音:dù juān tí xuě

释 义: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出 处: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杜鹃啼血 - 相关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位于四川的蜀国有个国王,名叫望帝。望帝是个人人爱戴的好皇帝。他爱百姓也爱生产,经常带领四川人开垦荒地,种植五谷。辛苦了许多年,把蜀国建成为丰衣足食、锦绣一般的天府之国。

有一年,在湖北的荆州地方,有一个井里的大鳖成了精灵,幻成了人形。可是,他刚从井里来到人间便不知何故死了。奇怪的是,那死尸在哪里,哪里的河水就会向西流。于是,鳖精的尸体就随着西流水,从荆水沿着长江直往上浮,浮过了三峡,浮过了巴泸,最后到了岷江。当鳖精浮到岷山山下的时候,他突然活了过来,他便跑去朝拜望帝,自称叫做“鳖灵”。说来也巧,鳖灵正碰见望帝愁眉不展,嗟呼长叹,便忙问为什么如此惆怅。望帝见到鳖灵,非常喜欢他的聪明和诚恳,便告诉了他缘故。
原来,有一大群被蜀人烧山开荒赶走的龙蛇鬼怪,不愿离开天府之国的宝地,更不情愿看到蜀人把自己的家园建成乐园,他们便使了妖术,把现在川西原来一带的大石,都运到夔峡、巫峡一带的山谷里,堆成崇山峻岭,砌成龙穴鬼窝,天天在那里兴风作浪,将万流归海的大水挡住了。结果,水流越来越大,水位越来越高,将老百姓的房屋、作物甚至生命,埋葬在无情的洪水里面。大片大片的梯田和平地,人们生活的地方,变成了又黑暗又污秽的海底。这种百姓遭殃受罪的情景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是谁也没有办法,望帝因而茶不思、饭不香,心中难受。
鳖灵听后,便对望帝说:“我有治水的本领,我也不怕什么龙蛇鬼怪,凭着我们的才智一定能战胜邪恶。”望帝大喜过望,便拜他做了丞相,令他去巫山除鬼怪,开河放水救民。
鳖灵领了圣旨,带了许多有本领的兵马和工匠,顺流来到巫山所在,和龙蛇斗了六天六夜,才把那些凶恶顽劣的龙蛇捉住,关在了滟滪堆下的上牢关里。接着,他又带领人们和鬼怪拼斗了九天九夜,才把那些邪恶狡猾的鬼怪捉住,关在了巫山峡的鬼门关里。然后,鳖灵着手把巫山一带的乱石高山,凿成了夔峡、巫峡、西陵陕等弯曲峡谷,终于将汇积在蜀国的滔天洪水,顺着七百里长的河道,引向东海去了。蜀国又成了人民康乐、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
望帝是个爱才的国王,他见鳖灵为人民立了如此大的功劳,才能又高于自己,便选了一个好日子,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王位让给了鳖灵,他自己隐居到西山去了。
鳖灵做了国王,便是“从帝”。他领导蜀人兴修水利,开垦田地,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百姓过着快乐的生活,望帝也在西山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
可是,后来情况慢慢起了变化。丛帝有点居功自傲,变得独断专行,不大倾听臣民的意见,不大体恤老百姓的生活了。人们为此愁起来啦。
消息传到西山,望帝老王非常着急,常常食不好寝不安,半夜三更还在房里踱来踱去,想着劝导丛帝的办法。最后,他还是决定亲自走一趟,进宫去劝导丛帝。于是,第二天早晨,他便从西山动身进城去访丛帝。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老百姓知道了,大家都诚心诚意地期望丛帝能悔过反省,便一大群一大群地跟在望帝老王的后面,进宫请愿,结果,便连成了很长很长的一支队伍。
这一来,反而把事情弄僵了。丛帝远远地看见这种气势,心里起了疑惑,认为是老王要向他收回王位,带着老百姓来推翻他的。丛帝心中慌了,便急忙下令紧闭城门,不得让老王和那些老百姓进城。
望帝老王无法进城,他靠着城门痛哭了一阵,也只好无奈地回西山了。可是,望帝老王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丛帝清醒过来,治理好天下,他一定要想办法进城去。他又想呀想呀,终于想到只有变成一只会飞的鸟儿,才能飞进城门,飞进宫中,飞到高树枝头,把爱民安天下的道理亲自告诉丛帝。于是,他便化为一只会飞会叫的杜鹃鸟了。
那杜鹃扑打着双翅飞呀飞,从西山飞进了城里,又飞进了高高宫墙的里面,飞到了皇帝御花园的楠木树上,高声叫着:“民贵呀!民贵呀!”
那丛帝原来也是个清明的皇帝,也是个受到四川百姓当成神仙祭祀的国王。他听了杜鹃的劝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以后,便更加体恤民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皇帝。
可是,望帝已经变成了杜鹃鸟,他无法再变回原形了,而且,他也下定决心要劝诫以后的君王要爱民。于是,他化为的杜鹃鸟总是昼夜不停地对千百年来的帝王叫道:“民贵呀!民贵呀!”但是,以后的帝王没有几个听他的话,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把嘴巴染红了,还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着“民贵”!
后代的人都为杜鹃的这种努力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所以,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郑重地传下了“不打杜鹃”的规矩,以示敬意。

杜鹃啼血 - 影片介绍

基本资料

导演:张凤翔
主演: 萨仁高娃 张毅 于秀春
类型: 剧情
国家/地区:中国
上映日期:1984年
对白语言:中文
剧情简介  

1932年河南省发大水,大批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孤儿小鹃子一路行乞来到大别山区,不料途中又遇上了凶猛的豹子,幸被年轻猎人许强搭救。许母可怜鹃子无家可归,便收她为义女。几年后鹃子与当上了红军自卫队长的许强成了亲。因为形势发生了变化,红军接到上级命令,需立即撤离大别山区。于是成亲那天,鹃子送走了许强。1942年听说许强带着游击队回来了,鹃子冒着风险前去镇上探亲,却得知丈夫牺牲的噩耗。极度悲伤的鹃子又遭到匪军的严刑拷打,并被卖掉。好心的木匠杜春友买下了她,等鹃子苏醒后,把她放回家。杜春友放了鹃子,自己却被匪军怀疑为通游击队而遭追捕,负了枪伤,昏迷中被许母救回家,用土法治好了伤。为了打听许强的下落,杜春友陪鹃子来到游击队曾经活动过的落儿岭。他们遇到放牛老汉,才确知许强的跳崖牺牲了。得知许强的死讯后,许母抑制住内心的悲痛,用自己的经历多次劝导鹃子改嫁,鹃子始终不从。1943年,日寇进犯大别山,在炮火中许母负了重伤。临终时,她要鹃子和春友结为夫妇。鹃子和春友满足了老的遗愿。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正在山区人民欢庆之时,被误认为已经牺牲、现已是解放军团长的许强又回到家乡,出现在鹃子和春友面前。在一次迂回战中,敌人事前知道了许强的行踪,在他的必经之路设下了埋伏。鹃子、春友得到消息后,不顾危险他赶去给许强送信,不幸被敌人发觉。许强安全突围了,春友却中弹身亡,历尽坎坷的鹃子也在胜利即将到来之际献出了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