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椿树 >> 详情显示

香椿蛀斑螟

2011/7/14 21:07:06


名称:香椿蛀斑螟
学名:
类属: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形态特征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分布与危害 香椿蛀斑螟在各地均有发生。该虫为专食性害虫。危害香椿的枝干,从4~5年生幼树到数十年大树均受其害。幼树主干受害后,常致整株死亡,大树枝条受害引起枯枝。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5毫米,翅展40毫米左右,全体灰褐色。触角丝状。复眼黑色,球形。胸部被有灰白色与灰褐色混杂的鳞片。前翅较狭,为灰褐色,具有一层睹红褐色鳞片,尤以翅中部较明显。亚缘线由6个黑褐色小点组成近‘3’字形横纹,前翅中室下缘,近基部有一排毛栉.后翅淡灰白色。
(2)卵灰褐色,卵圆形,略扁,直径0.8~1.0毫米。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38毫米,棕褐色体。末具钩状臀刺6枚,中部4枚,两侧各1枚。外被灰白色椭圆形茧。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大龄幼虫在枝干内越冬。来年3月下旬至4旬上旬越冬幼虫开始爬出取食。5月初开始爬出虫孔,另寻皮缝,虫孔口凹陷处,吐丝缀合虫粪,结茧化蛹。蛹期1个月左右。6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中旬达羽化盛期,下旬为末期。成虫常在17~19时羽化,次日即可交尾产卵。夜间将卵产于树干皮缝伤口处。幼虫孵化后蛀入皮内,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食。受害轻者伤口可以愈合,枝干上留下粗肿的愈伤组织,重伤口则不能愈合,枝干上下形成孔洞,并裸露木质部,伤口处排出褐色粪便和流胶,粘附树体。 防治方法 (1)合理修枝,剪除被害虫枝,予以烧毁。
(2)越冬幼虫早春爬出取食时,采用化学防治,可用1000~2000倍敌敌畏乳剂,或1000倍杀螟松,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施,毒杀幼虫。这是全年防治最关键的一环。
防治药械

相关信息
  • 香椿蛀斑螟 2011-7-14
  • 香椿蛀斑螟防治 2011-1-21
  • 香椿蛀斑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2011-6-02
  • 香椿黄刺蛾 2011-7-14
  • 香椿白粉病 2011-1-21
  • 香椿斑衣蜡蝉 2011-1-21
  • 香椿栽培技术 2007-12-08
  • 香椿简介及种植技术,香椿图片 2007-9-25
  • 香椿矮化密植种植 2012-4-18
  • 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2011-10-01
  • 春季香椿育苗技术 2011-8-24
  • 香椿小地老虎 2011-7-14
  • 香椿云斑天牛 2011-7-14
  • 香椿一点蝙蛾 2011-7-14
  • 香椿矮化密植栽培 2011-7-04
  • 大棚香椿栽培技术 2011-6-02
  • 香椿的育苗技术 2011-6-01
  • 香椿叶锈病防治 2011-1-21
  • 香椿小地老虎防治 2011-1-21
  • 香椿干枯病防治 2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