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椿树 >> 详情显示

椿皮蜡蝉防治

2011/7/17 8:08:59

分布与危害:椿皮蜡蝉,属同翅目蜡蝉科。寄主有葡萄、臭椿、香樟、千头椿、刺槐、悬铃木、榆树、枫、杨树、女贞、合欢、珍珠梅、海棠、杏、桃、李、黄杨等。
为害特点:成、若虫刺吸枝、叶汁液,排泄物常诱致煤病发生,削弱生长势,严重时引起茎皮枯裂,甚至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20mm,翅展39-56mm,雄较雌小,暗灰色,体翅上常覆白蜡粉。头顶向上翘起呈短角状,触角刚毛状3节红色,基部膨大。前翅革质,基部2/3淡灰褐色,散生20余个黑点,端部1/3黑色,脉纹色淡。后翅基部1/3红色,上有6~10个黑褐斑点,中部白色半透明,端部黑色。卵长椭圆形,长3mm左右,状似麦粒,背面两侧有凹入线,使中部形成一长条隆起,隆起之前半部有长卵形之盖。卵粒排列成行,数行成块,每块有卵数十粒,上覆灰色土状分泌物。若虫与成虫相似,体扁平,头尖长,足长。1-3龄体黑色,布许多白色斑点。4龄体背面红色,布黑色斑纹和白点,具明显的翅芽于体侧,末龄体长6.5-7mm。
发生规律:年生1代,以卵块于枝干上越冬。翌年4-5月陆续孵化。若虫喜群集嫩茎和叶背为害,若虫期约60天,脱皮4次羽化为成虫,羽化期为6月下旬-7月。8月开始交尾产卵,多产在枝叉处的阴面。以卵越冬。成虫、若虫均有群集性,较活泼、善于跳跃。受惊扰即跳离,成虫则以跳助飞。多白天活动为害。成虫寿命达4个月,为害至10月下旬陆续死亡。
防治方法
(1)发生严重地区,注重摘除卵块;
(2)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兼治此虫,可喷洒常用菊酯类、有机磷等及其复配药剂,常用浓度均有较好效果。由于虫体特别若虫被有蜡粉,所用药液中如能混用含油量0.3%-0.4%的柴油乳油剂或粘土柴油乳剂,可显著提高防效。

相关信息
  • 椿皮蜡蝉防治 2011-7-17
  • 椿皮蜡蝉的防治 2011-7-14
  • 椿皮蜡蝉 2011-7-14
  • 白玉兰炸蝉防治 2011-1-06
  • 杜英红蜡蚧防治 2011-1-21
  • 水蜡锈病防治 2011-1-20
  • 红栌叶蝉防治方法 2011-6-02
  • 桂花蚱蝉防治方法 2007-9-03
  • 蜡梅叶斑病防治技术 2011-6-02
  • 金边黄杨日本蜡蚧防治 2011-1-11
  • 葡萄小叶蝉识别殛防治 2011-7-05
  • 大叶紫薇叶蝉防治 2010-12-26
  • 竹蝗、竹螟、竹蝉的防治方法 2010-12-26
  • 茶树生角蜡蚧的防治办法 2010-5-20
  • 茶绿鳞象甲防治 2011-8-05
  • 无患子藤壶蚧防治 2011-7-05
  • 竹柳卷叶蛾防治 2011-7-05
  • 枫杨丛枝病防治 2011-7-05
  • 松苗叶枯病防治 2011-7-05
  • 杉苗赤枯病防治 201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