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褐斑病可危害石竹叶片、茎和花梗。叶片被侵染后,最初出现紫红色近圆形小斑,随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直径5毫米左右,病部呈灰白色,略隆起,最外缘为淡绿色水渍状晕圈,病斑可相互联合为大斑块。
茎上病斑呈长条状梭形。花梗感病后,花则提早凋萎,天气潮湿时,病部表面及叶背均出现黑色霉层。
病原及发病现状:石竹褐斑病的病原菌是芽枝霉真菌。该菌主要在花圃、花坛残留的病株残体上越冬。
翌年春季雨后潮湿的条件下,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多雨潮湿的环境条件易发。当年花圃卫生状况差,病株残体清除不彻底,翌年发病严重。
防治办法:
1、清除病株残体:冬季将花圃花坛的植株病株病残体清除,并集中销毁,以减少翌年侵染源。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喷0.5%波尔多液,亦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