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2011/7/5 11:48:45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的表层。肥力是土壤的基本特性。影响肥力的土壤基本性状很多,其中主要有:土壤耕作层的厚度;耕层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土壤酸碱度等。

目前国内耕作土壤中,肥力水平低,土壤理化性状差,农作物产量不高的低产土壤约占30%左右。这些土壤的基本性状可以概括为:“旱、涝、盐、碱、酸、板、瘦”几个字。改造低产土壤对农业实现均衡增产,加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改良低产土壤的措施中,大量施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是重要措施之一。煤炭腐植酸与土壤有机质中的腐植酸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因此大量施用泥炭、褐煤、风化煤及其制造的腐植酸类肥料,实践表明,也可以起到显著的土壤改良作用。
一、盐碱土的改良
盐碱土的主要危害是:土壤含盐量过高;有害离子(如Na+、CI-、HCO3-、CO22-、Mg2+等)浓度过大;土壤碱性过强;土粒高度分散,土壤结构性差;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长期大量施用腐植酸类物质,可以逐渐改变盐碱土的理化性状。
1、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
2、降低表土含盐量
3、提高土壤交换容量
4、降低盐碱土的酸碱度
二、白浆土的改良
白浆土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这类土壤耕层底部有一层约5-10cm的灰化层,此层土壤透水性差,凝聚性强,酸度大,土壤结构不良,生物活性弱,作物根系很难穿透,这是导致白浆土低产的主要原因。
施用泥炭对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土壤腐植酸组成的变化有重要影响,其中主要表现在胡敏酸和富里酸的绝对含量,均有明显地上升,施入高量泥炭的处理更为明显。泥炭对白浆土的改良,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养分状况,提高了土壤腐植质含量,增加了土壤的盐基交换能力,为作物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经过改良的土壤,有效氮、磷的含量稳定在5-15mg/100g土的水平上;土壤持水量保持在40-50%之间;毛管孔隙度达50%以上,土壤容重在1.0g/cm3左右,基本上达到高产稳产土壤应有的理化指标。经过改良的白浆土,种植玉米和大豆的产量,比未改良以前的产量提高近两部左右,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三、红壤土的改良
中国南方各省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着大面积的红壤分布。这类土壤中由于高温多雨,土壤有机质分解快,肥分容易随雨水流失,因而土壤有机质和养分贫乏。由于雨水多,土壤中碱性成分大部分被淋失,而不容易流动的铁、铝等酸性物质相对聚积、尤其铝的增多造成红壤呈酸性或强酸性。同时铁、铝等成分很容易将磷素固定,使磷的有效性降低。此外,土壤结构不良,水分过多,土粒吸水分散成糊状;干旱时土块变得坚实坚硬。红壤的特点可以归结为“酸、瘠、板、干”四个字。
施用腐植酸类物质对红壤化学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增加,盐基交换量增加,酸度有减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