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仙人掌腐霉萎蔫病防治

2011/7/5 13:27:52

病害症状:
在高温、高湿时,扦插或生长正常的仙人掌茎节基部首先出现水渍状褐色斑块,且由下向上扩展,并在株间迅速蔓延,致植株萎蔫。病组织肉质部分腐烂消解,仅残留茎髓。湿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发病规律:
德巴利腐霉菌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以藏卵器和菌丝体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从孢子囊中释放出大量游动孢子,萌发后穿透仙人掌根部皮层侵入,经几天潜育即发病。该病发生与土壤湿度关系密切。在20℃左右,湿度高或高湿持续时间长易发病;土壤黏重或冬春季浇水过多,发病重。
病原
Pythium debaryanum Hesse, 称德巴利腐霉 , 属卵菌。菌丝直径 5 μm。孢子囊球形至卵形 , 大小 15~27μm。卵孢子球形 , 平滑 , 直径 10~18μm, 不满器 , 壁薄 , 厚约 1μm。
防治办法:
(1)及时把病苗挖出,将腐烂部分切割掉,用波尔多液或消毒液涂抹后晾干,再进行栽植,病穴用石灰消毒。
(2)避免浇水过多和湿度过大,用干净的土壤繁殖仙人掌。
(3)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9%锰锌?烯酰(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多?福(苗菌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2%克菌水剂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