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背卧花竹芋拟盘多毛孢褐斑病防治

2011/7/5 13:29:09

红背卧花竹芋拟盘多毛孢褐斑病又称紫背竹芋褐斑病。病斑发生在叶面的叶缘处或近叶缘的叶面上。
症状
病斑近圆形,土褐色,边缘黑紫褐色,宽1.5~2mm,大小9×7mm。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霉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叶背面无症状。
病原Pestalotiopsissp.称一种拟盘多毛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盘生在表皮下,分生孢子纺锤形,4个真隔膜,隔膜处略缢缩,中央3个细胞有色,顶细胞无色,顶端生3根附属丝,基细胞圆锥形,无色。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菌系弱寄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部或随病残叶在土面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的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从伤口或衰弱的组织侵入寄主,产生病斑。夏季高温造成的伤害有利于该病侵染。一般夏季发病多,植株长势弱或湿气滞留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精心养护,用富含有机质的腐叶土或泥炭土盆栽,盆底填充颗粒状排水物,生长期每隔7~14天施1次液肥,养护温度20~25℃,低于15:C则停止生长,越冬温度也应高于15℃,养护期间保持较高相对湿度。春夏秋三季需遮去70%的阳光,冬季少量遮光。
(2)发病初期喷洒27%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47%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