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白粉病防治

2011/7/7 20:08:09

一、症状与为害
  该病主要为害叶,影响光合作用,减弱树势。幼苗发病重于成树。发病初期叶背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展后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粉斑,白粉斑汇合成大粉斑,布满叶片大部分或整个叶片,病重时叶片正面也有白粉斑。发病后期叶片褪绿,皱缩。
  二、病原及发病特点
  该病为真菌病害,由两种白粉菌引起:三指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tridatyla(Wallr.)deBary]和毡毛单囊壳[Sphaerothecapannosa(Wallr.)Lev.]。病菌在病落叶上、芽鳞内越冬或越夏;由风雨传播。夏末及秋天雨水多、湿度高有利病害发生。
  三、防治方法
  (1)秋季落叶后彻底清除枯落叶作深埋处理,减少来年浸染菌源。
  (2)药剂防护:发病初期喷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12.5%腈苯唑乳油4000~6000倍液,或40%达克宁悬浮剂600~700倍液等。10天左右1次。发芽前喷石硫合剂,杀灭芽鳞中的越冬菌源。
  四、病症描述及对应图片
扩展后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粉斑
白粉斑汇合成大粉斑,布满叶片大部分或整个叶片
发病后期叶片褪绿,皱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