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苗木供应
最新供应
普通供应
苗木求购
最新求购
会员求购
最新报价
产品图片
苗木黄页
资源专题
站务指南
注册
登录
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花卉养殖
>> 详情显示
苗木供应
苗木求购
苗木报价
苗木企业
产品图片
苗木栽培
苗木行情
花卉养殖
相关资讯
苗木品种
果树苗木
供应热搜:
法桐
白蜡
国槐
雪松
樱桃苗
核桃苗
连翘苗
苹果苗
桂花
•
今日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0
条
•
手机访问:www.hm160.cn或搜索天天苗木网
•
手机也可以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
兰花白绢病防治
2011/7/7 20:09:34
白绢病(Southermblight、Whitemold、Whitesilk)
病原菌:SclerotiumrolfsiiSacc.
兰花白绢病由真菌Sclerotiumrolfsii所引起,可对兰花造成严重损失,高温潮湿时病害发生严重。
病征:此病菌生长适温为28-32℃,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最容易发生,可以感染根及叶片,造成根腐及叶片软腐,常在聚盆苗或幼苗上发生。感染后期在根茎基部与植材相接处,出现白绢病特有的白色菌丝及白色(初期)、淡褐色及褐色(后期)的菌核颗粒,此乃病菌的残存组织,菌核是本菌的重要传染源。当病菌侵入茎基部及根组织内时,叶片稍加用力即脱落。本病害发生于春作末期或秋作初期,性喜高温多湿之气候,于高温时发病严重。
本病病菌发生于多种兰花植物,如洋兰、东亚兰、报岁兰、四季兰、拖鞋兰、春秋石斛兰、文心兰、蝴蝶兰、寒兰及一叶兰等。遇环境适合时可侵害寄主之任何部位,如球茎、根、茎及与介质接触之叶部等。因寄主种类、年龄、生理状况及侵入部位之不同而病征稍异,最常见病征为为害根部、伪球茎及分生芽未展开幼嫩组织(如图)植株近地际部附近组织出现水渍状病斑,后呈不同程度之褐色到黑褐色坏疽,随后长出白色绢状菌丝,植物失去生气,地上部萎凋黄化,叶片干枯卷曲死亡,湿度高时,检视受害部位,病部常覆盖白色绢状菌丝,附近介质亦出现白色菌丝及菌核,其后菌丝崩解消失,仅余菌核,地下部茎或根系周围可见白色菌丝束缠绕。幼嫩组织发病时造成之软化腐败与疫病、软腐病等类似。老组织发病时或环境改变不宜病势发展时,仅出现坏疽斑,生育不良。
病原菌:
分类:无性世代
Deuteromycetes(不完全菌纲)
Agonomycetales(无胞子菌目)
Mycelialsterilia(无胞子菌科)
Sclerotium(菌核属)
有性世代
Basidiomycetes(担子菌纲)
Aphyllophorales(无折菌目)
Corticiaceae(膏药菌科)
Athelia
分布:病原菌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包括美国、中南美洲、非洲、澳洲、印度、地中海沿岸、东南亚、中国及中国台湾均有之。纬度虽高,但局部条件适合,北韩、日本及西伯利亚亦曾发生。
寄主:寄主多达100科500种以上,以豆科及菊科最多,其次为葫芦科、石竹科、十字花科、唇形花科、毛莨科、大戟科、玄参科及茄科。单子叶植物则以禾本科、百合科、鸢尾科及石蒜科为主。低等植物如苔藓类亦有。寄主植物中有多种作物常发生白绢病,如大豆,花生、西红柿、水稻苗、兰花、百合、鸢尾、麒麟菊、宿根花卉的黄花、白花孔雀菊、洋桔梗及其它多种花卉。
形态:白绢病菌菌丝呈白色,分二型,大菌丝直线生长,每节细胞约5.7×60-100mm,有扣子体;小菌丝宽约2.5mm,生长较不规则。菌丝分枝增加并交织后形成白色菌核苞芽,发育成熟菌核之形状为球形,椭圆形至数菌核合并而成之不规则形,深褐色,大小在直径0.5-1.5mm左右。成熟菌核分外皮、皮层及髓,外皮含可抵抗不利环境之黑色素,外观很像萝卜或油菜种子,为存活于土壤或介质中之主要构造。有性世代在自然界中不易产生,需用人工诱导。担子器棍棒状,形成于分枝菌丝的顶端,上生2-4个担子柄,其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梨形或椭圆形,无色,单胞,平滑,大小约7.17±0.63×4.80±0.12mm。有性世代曾于我国蝴蝶兰及寒兰病株上发现。有性孢子无病原性。
诊断技术:
1.植株失去生气,垂头丧气。挖出后,地下部常有水渍斑,并有白色菌丝。其上常有白色黄色至褐色,大小有如萝卜或油菜种子之菌核。
2.幼苗常于地际部茎及叶片上发生软化腐败,亦有白色菌丝及菌核形成。
3.介质表面及其中有白色菌丝及菌核。
生活史:本菌以菌核为主要存活之构造。室温干燥下,可存活达5年以上,浸于水中亦可达3个月以上。菌丝则很容易崩解而消失。高温下(50℃)菌核只能生存2小时左右,菌丝则不到15分钟。本菌在病株残体或土壤内有机质中则可行腐生生活,而长期存活。本菌可藉水流和带菌土壤、介质、有机质或人员机具之携带而传播。带病苗木及种球,宿根等则可行远距离传播。栽培介质中以蛇木最容易携带本病。潮湿时如肉眼可见其上有白色物,常为本菌之菌丝。进口介质,原封只开一小口,种植花卉后,亦有本病发生,可为远距离传播之例。其它生物性介质如、如稻谷秆、花生壳、玉米碎梗等堆积过久易为本菌污染而传播。菌核遇温度及湿度合宜时,发芽很快,侵入植物,产生白色菌丝,其后又产生菌核。
发生生态:土壤或介质松软时,病菌可于相当深的部位为害,而黏土则只能于表层发生,80%之菌核分布于土表下30公分之内。黏土中,土表7公分以下之菌核,几乎不能发芽,埋太深菌核即死亡。在通气良好的砂质土壤及坋质土含量高、保水性佳的土壤或介质,利于本菌之腐生生长,并增加病害发生严重性。病菌菌丝生长之温度最低为8-9℃,最高42℃,最适宜为25-35℃之间。本菌菌核发芽最适温度为21-30℃,低于或超过此温度范围时,发芽率明显降低。潮湿适合病菌的发育,土壤含水量在20%时,本菌腐生能力最高。随含水量之增加菌核发芽率降低,但通入空气后可得良好之发芽,此现象明显与本菌之好气性有关。漂浮于水面之菌核仍能造成严重之菱角白绢病。高空气相对湿度对本病之发展非常重要,湿度饱和时,菌丝可向植株上方蔓延,反之则仅于地际部发生。种植花卉时,使用大量介质及有机质,其间有大量空隙,因此地下部之相对湿度及通气甚高,故病菌侵入地下部植株,有时地面尚未见菌丝。本病的大发生往往是由于兰花生长繁茂,已全部屏蔽盆面,或放置密度过高,温室通风排水不良,造成微气候中高空气相对湿度所致。有机质(腐生基质)为本病猖獗最重要因素之一。未分解之有机质常发出挥发性气体,促使菌核形爆发式发芽而侵害寄主,或提供病菌之食物及能源才能为害,并降低土壤酸碱度,提供病菌之有利环境。除此之外,尚可增加土壤通气性与土壤表层之湿度。保存不当之有机质如稻谷秆、花生壳、玉米碎梗等堆积过久易为本菌污染而成为传染源。已腐熟之有机质不易为本菌利用,且其中如有病菌亦会被酵过程中产生之高热杀死。综而言之,于土表或接近土表处,白日29-35℃,夜晚不低于23℃,土质或介质松软,含大量有机质,空气湿度高,介质潮湿但未淹水,介质酸碱度在pH6以下,本病发生严重。各地四至十月梅雨、台风季节温度及湿度均高发病较严重,十月以后温度下降,病势即停滞。冬季温室内通风不良,湿度大,盆花放置过密,遇温度回升亦易诱发病害。
传播途径:本病为土壤传播之重要病害,病菌以菌核状态残存土中多年,遇寄主时抽菌丝发芽为害。在田间藉水及农具污染而传播病源。’防治方法:
兰花因为盆栽,白绢病问题较为单纯,仅需考虑介质、种苗、盆具及管理。
一、药剂防治:
1.50%脱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
2.50%福多宁可湿性粉剂3000倍。
3.75%灭普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药液应喷及栽培基质,喷药后应停止喷水5~7天)。
二、发现白绢病后应将病叶、病株及附近植材搬走烧毁,附近植株则要立刻喷施防治药剂三次以上。
三、种植前,介质以蒸气消毒,或使用0.6%尿素淋注后覆盖一周消毒。
四、阳光充足地区或夏季,可将盆栽材料堆成25cm高(2.3×1.1m),覆盖双层透明塑料布行日光能杀菌。腐霉病菌、疫病菌、镰孢菌及白绢病菌10日即可杀灭。春秋季则可减少堆积高度或延长处理时间。使用平面式阳光收集器(Flatsolarcollectors),视日光强度而定,白绢病菌及土香1日即可杀灭。立枯丝核菌及根瘤线虫需2日。如此除白绢病外,尚可防治其它数种重要兰花病害。处理后储存于干燥干净处。
五、除经洗净并处理,不可使用水稻育苗盘育兰苗或发病植株所遗之盆具种兰花。
六、种苗消毒:种苗易携带本病成为初次感染源,故应向信誉卓越之公司采购,有疑虑时种植前应消毒,可用50%免赖地、50%福多宁或75%灭普宁可湿性粉剂,稀释后浸泡。
七、温室必需保持通风良好,植株不可过密,避免微气候中之湿度过高。
八、力行田间卫生:兰花发病后应迅速隔离,拔出植株清理后以干净介质重新栽植,灌注50%福多宁及75%灭普宁可湿性粉剂。病株之介质及盆具应予销毁。如发病严重,或不合经济价值之兰花则全部销毁。注意浇水以免病菌随水溅至健株。
相关信息
□
兰花白绢病防治
2011-7-07
□
如何防治兰花白绢病
2014-3-07
□
兰花白绢病发生与防治
2010-8-29
□
兰花白绢病的防治
2010-8-25
□
兰花白绢病
2010-12-28
□
兰花白丝病防治
2008-6-30
□
兰花白绢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14-3-06
□
兰花白绢病的危害与防治
2011-7-15
□
如何才能防治兰花白丝病
2013-9-04
□
如何防治茉莉花白绢病
2011-1-21
□
茉莉花白绢病的防治技术
2010-12-15
□
茉莉花白绢病的防治
2010-8-29
□
食用碱可治兰花白绢病
2010-8-29
□
福禄花白斑病的防治方法
2013-9-01
□
如何防治牵牛花白锈病
2014-3-07
□
兰花青枯病防治
2011-7-20
□
卡特兰花斑病防治
2011-4-20
□
墨兰软腐病防治
2011-1-21
□
石斛兰黄斑病防治
2011-1-21
□
石斛兰斑点病防治
2011-1-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最新苗木资讯信息
苗木种植后的养护
栽植后回填土应尽量多填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
苗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反季节种植的苗木起挖前的准备工作
苗木属地对比
今日苗木求购信息
0条
河南求购胸径10公分乌桕
江苏求购胸径14公分银杏树
山东求购17公分速生白蜡
江苏求购地劲14公分美人梅
江苏求购12公分樱花
广东求购栾树15分 全冠10分腊肠
平台指南
入员注册
苗木求购信息
平台更新
通知公告
站点导航
二维码汇总
会员服务
苗木求购
管理登录
最新报价
认证展示
店铺布置
苗木价格
使用帮助
证照认证
登录答疑
注册流程
配图上传
微信访问指南
二维码设置
站务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发展历程
手机访问
注册条款
扫码访问
站点地图
天天苗木网
:中国绿化苗木信息服务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
QQ
客户端
手机页
top